互認共享,繪就全民健康新圖景-新華網
2025 09/18 11:55:21
來源:兵團日報

互認共享,繪就全民健康新圖景

字體:

互認共享,繪就全民健康新圖景

——胡楊河市與奎屯市融合發展觀察

  天山北麓,奎河兩岸,秋風拂過河岸的胡楊,金色的葉片隨着秋風翩翩起舞,兵地職工群眾紛紛前來觀賞胡楊的壯美。這些年來,兵地職工群眾頻繁往來,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9月15日,在第七師醫院醫共體一三一團分院的繳費窗口前,72歲的張獻海一手攥着高血壓藥,一手將醫保碼對準掃碼器,只聽“滴”的一聲輕響,便順利完成了繳費。他笑着對身旁陪伴的孫子説:“看,跟在咱們奎屯市看病一樣方便。”

  近年來,胡楊河市與奎屯市以推進兵地醫保醫療融合為突破口,在醫保互認、資源共享、服務協同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越來越多患者享受到了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兵地一盤棋”的理念實實在在轉化為惠及廣大職工群眾的“幸福密碼”。

 政策互通,醫保融合惠民生

  曾經,胡楊河市和奎屯市雖地域相鄰,但兩地職工群眾跨區就醫時,不僅要面臨門慢門特病(指門診慢性病和門診特殊病種)重復認定的繁瑣,還受限於定點醫療機構的地域限制,報銷比例也存在差異。

  為更好滿足廣大職工群眾高質量就醫需求,2020年以來,第七師醫院、兵團奎屯中醫院分別與奎屯市醫保局簽訂“伊犁州直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障服務協議”,開通了奎屯市職工和居民的普通門診、門診慢病、住院等業務,使奎屯市參保人員在第七師醫院、兵團奎屯中醫院可直接聯網結算,為兵地參保人員選擇和享有雙方醫療服務提供了政策保障。

  胡楊河市和奎屯市醫保部門還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推進“一站式”結算,通過信息系統互聯互通、醫保數據實時流轉共享,使過去需要來回奔波、耗時兩三周的報銷流程,如今在醫院窗口或手機上“秒結算”就能完成。

  “過去患者跨區域就醫,常因報銷比例低、手續繁瑣而犯愁。現在,我們通過制度創新,拆掉了這堵‘圍墻’,讓兵地醫保服務實現了無縫銜接。”七師胡楊河市醫保局副局長何繼東介紹。

  此外,胡楊河市和奎屯市還推動實現醫保基金檢查結果互認。近年來,兵地逐步規範統一醫保基金監管執法標準,兩地醫保部門依託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宣傳月活動等,對定點醫藥機構執行醫保政策、醫藥行為、遵守醫保協議等情況聯合進行檢查,通過檢查結果互認、交叉檢查等方式,切實提升監管效能。

 服務協同,健康惠民直達基層

  政策打通之後,如何讓醫療服務真正下沉到社區、鄉鎮,成為兵地推動醫療融合當中的又一重點工作。

  今年,第七師醫院、兵團奎屯中醫院多次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奎屯市各社區和鄉鎮,開展義診與健康科普活動。

  “我們不僅是去看病,更是去傳遞健康理念。”第七師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芳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院已在奎屯市開展“世界肝炎日”“全國瘧疾日”等主題義診6場,惠及800餘人次。

  兵團奎屯中醫院則發揮中醫特色優勢,組織醫護人員走進奎屯市康泰園、海納爾、西華園等10個社區,開展健康宣傳和義診活動,對常見病、慢性病進行初步篩查、診斷和一般治療,普及健康知識,為居民提供科學膳食指導,累計服務1300餘人次。

  除了開展義診活動,兩地醫療機構還在公共衞生服務方面加強協作。今年4月,七師胡楊河市疾控中心與奎屯市、烏蘇市、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疾控中心召開兵地融合聯席會議,共同規劃推進區域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築牢公共衞生防線。今年5月,七師胡楊河市疾控中心、第七師醫院聯合奎屯市疾控中心舉辦“兵地攜手共進,築牢丙肝防治防線”交流會,圍繞丙肝管理與治療領域的協作與溝通深入探討,就慢性病健康管理、包蟲病防治等公共衞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防融合等具體事項進行了深入交流。

  “兵地雙方常態化聯合開展義診和交流活動,向廣大職工群眾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他們科學就醫,不斷增強了兵地職工群眾的健康意識。”王芳説。

 資源共享,衞生健康事業持續發展

  醫保與醫療融合不僅是政策的對接、服務的延伸,更是資源的共享與人才的共育。其中,定點醫療機構互認更是資源整合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胡楊河市和奎屯市逐步將對方的醫藥機構納入定點範圍,推進兵地優質醫療資源開放共享,方便兵地參保人員就近就醫,不斷提升兩地參保人員的幸福指數。目前,雙方已將9家醫療機構和128家定點零售藥店納入互認範圍,兵地參保人員可就近就醫購藥,享受便捷優質醫療服務。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兵團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在奎屯市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達33938人次,同比增長87%,其中普通門診31533人次、住院2405人次,同比分別增長87%和69%。此外,第七師醫院和兵團奎屯中醫院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醫院等地方醫院不斷加強合作,推動建立兵地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機制。今年以來,雙方已互認檢查結果140餘人次,互認項目達300余項,有效縮短了患者就醫時間,切實減輕了職工群眾就醫負擔。

  定點醫療機構互認,不僅有效滿足了兩地參保人員就近就醫購藥需求,也促進了兩地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為區域衞生健康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胡楊河市和奎屯市不斷加強雙方醫療機構信息交流和業務協作,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今年,第七師醫院舉辦多場學術交流與培訓活動,邀請伊犁州奎屯醫院20余名醫護骨幹參與,涵蓋骨科、心血管內科、婦産科等重點領域。通過病例研討和技術交流,兩地醫護人員相互 啟發、共同提升。參加培訓的伊犁州奎屯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睿説:“這種兵地之間的交流,讓我們接觸到不同的診療思路和管理經驗。”

  兵團奎屯中醫院則與駐奎屯市的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推進醫療教學與實習基地建設。今年以來,該院已選派5名醫療及護理專家赴校授課,涵蓋護理、人體解剖、免疫等專業,累計課時達200余學時。

  如今,兩地醫保、醫療融合的種子已在奎河兩岸生根發芽,政策互通、服務協同、資源共享,正悄然提升職工群眾的就醫體驗。胡楊河市與奎屯市始終堅持兵地“一盤棋”思想,書寫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篇章。未來,隨着融合發展的不斷推進,兩地醫療合作必將釋放更多惠民紅利,讓每一戶家庭、每一位群眾都能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七師融媒體中心記者 曹瑜瑜 趙豐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永傑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