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綠”向“新”啟新程
——兵團着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綜述
清晨,在七師胡楊河市天北經濟技術開發區胡楊河天鵝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機械臂精準作業,年産120萬張鋸片的自動化生産線滿負荷運行。該公司這一生産線的投産,填補了新疆鋸片自動化智能生産領域的空白。
低空經濟領域同樣傳來捷報。8月29日,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簽下超10億元海外訂單,76套“兵團造”鴻雁(HY100)大型無人機系統將交付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標誌着中國民用大型無人機實現海外市場“零的突破”。
自治區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始終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積極實施“製造業強兵團”戰略,聚力打造“千百十”億級産業、園區、企業,加快構建兵團特色現代化産業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兵團實踐夯實物質根基、提供技術支撐。
強鏈補鏈 壯大優勢産業集群
近日,上海電氣新星綠色高端裝備製造基地項目在十三師新星市正式投産。作為兵團推動裝備製造産業“綠色+高端”轉型的關鍵布局,該項目不僅填補了十三師新星市高端煤化工裝備製造領域的空白,還與當地綠色化工、綜合能源産業緊密構建起上下游聯動格局,為區域産業補鏈強鏈注入了新動能。據測算,該項目投産後可實現年産值3.64億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近100個。
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堅定不移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大力培育主導産業、打造重點産業鏈,通過精準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激發産業活力,深入推進三個“千百十”億工程,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充沛動能。
——工業總量實現跨越式增長。從1954年工業增加值僅2400萬元,到2023年的近千億元,兵團工業規模實現質的飛躍。截至目前,兵團擁有規上工業企業1400余家,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産業結構邁向多元優化。告別成立初期以農副産品粗加工為主的單一結構,兵團逐步構建起以綠色化工、棉花和紡織服裝、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農産品精深加工等為主導的多元産業體系,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領軍企業,有力推動了新疆和兵團新型工業化快速發展。
兵團不斷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既通過技術改造、數字化賦能,推動傳統産業“老樹發新枝”;又通過政策扶持、資源傾斜,培育新興産業“小苗成大樹”,工業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在特色化工領域,兵團着力推動産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綠色化轉型,綠色化工産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步伐持續加快;在棉花和紡織服裝領域,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加快彌補聚酯等合成纖維短板,提升織造、印染産能與技術水平,着力建設綜合性紡織工業基地和服裝産業集群,推動全産業鏈協同發展;在新材料領域,拉長産業鏈條、提升産品附加值,電子鋁箔、鋁電解電容器等産業已然形成集群效應;在裝備製造領域,全力推動産業攻關升級,智能農機裝備、低空經濟裝備、電子設備製造三大領域實現重點突破,裝備製造業加速崛起。
不懈攻堅求突破,一路耕耘結碩果。今年1至7月,兵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5個百分點,工業發展的韌性與活力進一步凸顯,為兵團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向“綠”而行 擦亮産業節能底色
9月15日,新疆農六師鋁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機器轟鳴,新建成的電解鋁生産線高效運轉。這條生産線搭載國內頂尖的電解工藝技術,以“煤電鋁一體化”為核心路徑,着力構建閉環循環産業集群,致力於打造行業綠色發展標杆。
作為兵團鋁基産業鏈“鏈主”企業,新疆農六師鋁業始終堅持産業鏈延伸與綠色轉型“雙輪驅動”,加速電解鋁産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在綠色製造領域,該公司近3年累計投入超27億元,斬獲198項國家專利,憑藉硬核技術築牢綠色生産根基,為産業鏈上下游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該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實踐,是兵團眾多市場主體錨定目標循“綠”而行的一個縮影。
近日,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2025年度綠色製造名單,20家企業成功入選“兵團級綠色工廠”。截至目前,兵團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兵團級綠色工廠63家,綠色園區3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兵團綠色工廠産值佔製造業總産值的比重已超40%,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近年來,兵團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産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2024年,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兵團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管理辦法(試行)》,逐步構建國家、兵團、師市三級聯動培育機制,橫向通過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企業帶動鏈上企業全面轉型,縱向以多層次示範引領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傳統産業低碳升級,是製造業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抓手。近3年來,兵團24家節能降碳重點領域企業累計實施技改項目71個,總投資31億余元,這些項目全部投産後,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0.68萬噸;建立兵團、師市聯動節能監察機制,聘請第三方機構對100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專項監察,2024年,兵團企業淘汰落後設備419&,重點領域企業能效指標達到國家基準水平,水泥熟料能效達到行業標杆水平。
今年,兵團積極推動《製造業追“新”逐“綠”行動方案(2025—2027 年)》&&,聚焦主導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産業創新平台提能、綠色製造體系完善、未來産業培育四大核心任務,勾勒出未來3年兵團製造業綠色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清晰藍圖。
“我們將繼續發揮綠色製造標杆的帶動作用,加快製造業綠色化改造,擴大綠色産品供給,打造綠色增長新引擎,不斷鞏固綠色發展優勢。”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郇恒賽&&,到2027年,兵團綠色工廠産值佔製造業總産值的比重將躍升至45%以上,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將突破70%,重點行業碳排放強度將顯著下降。
向“新”發力 推動“兵團製造”轉型升級
新疆天鵝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攻克國産採棉機“卡脖子”技術,成功研發六行自走式打包採棉機,使“兵團造”採棉機暢銷國內、批量出口中亞與南美地區;石河子眾和新材料有限公司100型高純鋁電解槽産出的鋁液,一次電解質量達5N標準,三層液電解精煉工藝比肩國際標杆企業,成為國內超高純金屬鋁材料領域的“領跑者”;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N型單晶用料(多晶硅),填補了新疆這一産品生産的空白,技術水平位居行業前列……
近年來,兵團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切實用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最優增量”。
持續實施“十大科技創新工程”及“揭榜挂帥”項目、“2+5”重點人才計劃,積極推進産業創新平台建設,支持“鏈主”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共同帶動産業鏈創新發展、推動産學研聯動發展,促進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
大力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構建小升規、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上市企業四級梯度培育體系,引導和支持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截至目前,兵團已累計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認定兵團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33家、創新型中小企業325家。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上,“智改數轉”正成為兵團激活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賽道。
兵團聚焦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安全化方向,&&《規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行動計劃》,引導重點領域企業加大投入,引進智能生産線、工業機器人及智能檢測設備,龍頭企業參與智能製造標準制定的積極性顯著提升。今年,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貫通的乳製品智能工廠”、新疆天業集團 “數據驅動的多業務協同化工智能工廠”入選“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榜單,新疆新業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入圍全國萬兆光網試點項目,“兵團智造”領域標杆不斷涌現。
為進一步提速智能製造,兵團工信局將5G工廠與智能工廠培育相融合,&&《兵團5G智能工廠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對標國家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智能工廠標準,以“提質降本增效、重塑價值創造”為目標,梯度培育5G智能製造企業,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兵團製造”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提供堅實支撐。
針對中小企業轉型需求,兵團工信系統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以數字技術破解中小企業發展瓶頸。目前,兵團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指數達52.3,近3年累計增長10.3%,數字化轉型態勢持續向好。
“我們將以全國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為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進程。”郇恒賽&&,“目前,兵團已啟動450余家製造業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將緊扣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方向推進改造工作,進一步夯實兵團製造業發展基底、穩固産業基本盤。”(陳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