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技破局 循環賦能 政策助力-新華網
2025 07/08 11:51:30
來源:兵團日報

智技破局 循環賦能 政策助力

字體:

智技破局 循環賦能 政策助力

——在“綠色工廠”裏探尋兵團製造業綠色發展“密碼”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綠色工廠是綠色製造的核心基礎單元,是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兵團已培育兵團級及以上綠色工廠43家、綠色工業園區3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覆蓋化工、有色、鋼鐵、建材、紡織、節能環保等行業,初步構建起以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示範企業為基礎的綠色製造體系。

  當前,綠色工廠如何將智能製造與綠色低碳發展有機結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近日,本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兵團部分綠色工廠,了解、探尋其綠色發展的做法和成功經驗。

  智技破局,點燃綠色製造“新引擎”

  什麼是綠色工廠?工業和信息化部定義為:用地集約化、生産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

  高效與智能的生産模式,除了帶來生産效率的提升,也意味着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打造綠色工廠的關鍵環節之一。

  走進新疆農六師鋁業有限公司熔鑄車間,一股裹挾着金屬氣息的熱浪撲面而來。百米長的自動化生産線上,亮銀色的鋁棒被快速傳送,機械臂精準切割鋁棒,智能打包系統迅速用防護膜將切割好的鋁産品包裹起來,整個生産流程流暢高效。

  用數字化賦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是這個國家級綠色工廠的特色。新疆農六師鋁業有限公司持續深耕綠色製造領域,近3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27億元,獲得國家專利198項,依託硬核技術實力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其中,該公司自主研發的SY600保溫型節能電解槽技術堪稱“明星成果”。該技術通過對電解槽結構和保溫性能的創新優化,實現了能耗的大幅降低,帶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企業每年可節電7.6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4.6萬噸,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在綠色發展的賽道上,兵團企業競相奔跑、亮點頻出。

  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新疆天業天能水泥有限公司以“零碳”為目標,系統編制排放、降碳、技術及管理“四位一體”項目清單,全方位推進設備迭代升級;通過實施水泥超低排放改造與碳減排行動,每年可減少碳排放4.5萬噸,為綠色發展貢獻“硬核力量”。

  走進新疆錦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裹挾着草木芬芳的清新空氣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這座綠化率超過30%的廠區,幾乎就是一座生態花園。近年來,該公司累計投入3億多元資金,實施環保技改項目40余個,形成了從源頭采用低碳原料、中端引入智能控制系統節能降耗,到末端建設碳捕集設施的全鏈條降碳閉環,生動詮釋了綠色製造的創新實踐。

  兵團緊扣工業節能降碳“關鍵賽道”,靶向發力重點領域,以技改升級為“引擎”,推動企業向“綠”而行、向“新”而進。近3年,兵團24家節能降碳重點領域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技改項目71個,總投資31.36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0.68萬噸。

  聚焦重點産業鏈,兵團積極搭建政産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台,2024年以來,建成鋁基、碳基、新能源等工業産業創新研究院9家,覆蓋新材料、新能源、現代煤化工等多個領域。

  循環賦能,織就綠色産業“新網絡”

  粉煤灰變成加氣砌塊、尾氣變成熱蒸汽、爐渣成為光伏管樁原料……在兵團,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綠色發展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實現節能減排及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6月25日,位於胡楊河市的新疆德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內,餘熱回收節能設備高效運轉,將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尾氣轉化為熱蒸汽後,用管道輸送至工廠各處。

  “2024年,公司新建20萬噸中壓尾氣餘熱鍋爐系統,每年可節約天然氣450萬立方米,減少能源消耗1.6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5.16萬噸,為公司降低生産成本約1000萬元。”新疆德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産部經理高澤虎説,回收處理産生的中壓蒸汽,還能為園區6家企業供應工業蒸汽和熱能。

  節能降耗是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指標,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近年來,兵團把推進節能降耗作為産業升級的重要舉措,鼓勵引導企業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盤活現有資源,為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提供新動能。

  位於石河子市的新疆越隆達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一根根太陽能光伏管樁正源源不斷地下線。很難想象,這些管樁的“前身”居然是廢棄的粉煤灰和爐渣。通過技術創新,該公司實現了工業生産廢棄物“變廢為寶”“吃幹榨凈”。

  新疆越隆達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創新驅動和産能升級,實現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510萬噸,生産各類建材400萬立方米,固廢綜合利用率超九成,實現年産值10億元以上,公司因此獲評國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骨幹企業。“我們致力於持續提高研發成果轉化率,計劃投資建設‘零碳’示範工廠,打造以固廢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污水治理為核心的兵團百億級産值環保産業集團。”該公司副董事長王文林&&。

  在推進綠色發展進程中,兵團聚焦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全力培育重點廢棄物循環利用産業,推動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目前,兵團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廢舊資源回收利用格局,成功培育6家廢鋼鐵、廢塑料綜合利用規範企業和13傢具備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質的企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

  政策助力,擘畫綠色發展“新藍圖”

  産業轉型升級的背後,離不開政策強有力的支撐。

  近日,《兵團製造業追“新”逐“綠”行動方案(2025—2027年)》&&,聚焦主導産業“三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産業創新平台提能、綠色製造體系完善、未來産業培育四大核心任務,系統勾勒未來3年兵團製造業綠色轉型與創新發展的圖景。

  近年來,兵團工信系統錨定七大主導産業與21條重點産業鏈,以“真金白銀”的産業政策“輸血賦能”、全鏈條調度“精準把脈”、多元保障支撐“保駕護航”,全力構建綠色製造體系,驅動諸多産業向低碳化、高端化方向邁進。

  兵團還加速構建綠色金融服務生態。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與中國銀行新疆分行等21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推出“綠色貸”等專項金融産品,精準“滴灌”企業綠色化改造、再生資源回收項目。自2024年以來,199家兵團企業搭上金融快車,累計獲得綠色貸款222.5億元,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能。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發展成效直觀顯現。2024年,兵團綠色工廠産值在規模以上工業産值中佔比達32.5%,在製造業産值中佔比躍至41.24%,工業“含綠量”持續提升;節能監察戰線屢傳捷報,連續兩年對年耗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製造業企業進行“全覆蓋攻堅”,推動企業能效全面達標,其中部分企業更躋身行業標杆方陣;再生資源利用領域實現跨越式突破,2024年規範企業加工量較往年翻倍增長,構建起高效循環的綠色發展新格局,為兵團製造業綠色轉型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到2027年,兵團將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力進一步迸發,力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量年均增長20%;綠色工廠産值佔製造業總産值比重躍升至45%以上,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突破70%,重點行業碳排放強度實現顯著下降。”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

  綠色,已成為兵團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兵團將以節能減排為重要突破口,持續健全綠色製造體系,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加快推進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步伐,以更堅實的基底、更穩固的基本盤,向着綠色高質量發展目標闊步前行。(陳琼 馬雪嬌)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