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一遇到危險,就會把頭埋入沙中自以為安全。而在現實中,有的幹部就如鴕鳥一般,見事兒就躲、扛事兒就軟。《閱微草堂筆記》中就批判過這種“公堂木偶”:處處只求保全自己,該辦的事不辦,該斷的案不斷,豈不是負國負民!
幹部“躲事”,究其原因,既有動力不足的“不想為”、能力不足的“不會為”,也有擔心失誤的“不敢為”。幹部幹部,幹字當頭。現在,區域之間的競爭表面上看比拼的是投資、是項目,本質上是領導幹部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的比拼。如果佔着位置,卻不思進取當“庸官”、推諉扯皮當“看官”、辦事拖遝當“懶官”,必將誤了事業、傷了民心。
“要拎着‘烏紗帽’為民幹事,而不能捂着‘烏紗帽’為己做‘官’”。“拎”與“捂”,一字之差,兩種態度,兩種境界。黨員幹部要摒棄官僚主義、個人主義思想,凡事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想得深一些,多算大賬、算長遠賬,切實把該挑的擔子挑起來,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
幹部越為事業擔當,組織越要為幹部擔當。只有完善制度機制,營造良好環境,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為幹事者撐腰,才能讓黨員幹部輕裝上陣,不斷創造新業績。(●榮廬)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