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帶不走”的幹部人才隊伍-新華網
2025 07/08 11:50:30
來源:兵團日報

培養“帶不走”的幹部人才隊伍

字體:

培養“帶不走”的幹部人才隊伍

幹部人才援疆為兵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智”能

  近日,三師圖木舒克市總醫院與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攜手共建的“中醫經典病房聯盟”揭牌成立,將通過人才培養、技術幫扶、資源共享,為三師圖木舒克市職工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中醫藥健康服務。該聯盟的成立,不僅是兩地深化合作、協同發展的具體行動,也是廣東省開展柔性援疆、智力援疆的又一創新舉措。

  幹部人才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關鍵。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中央國家機關和各援疆省市把幹部人才交流合作作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廣大援疆幹部人才在充分發揮自身特殊優勢,把新發展理念和先進技術帶入兵團的同時,為各師市培養了一支支“帶不走”的幹部人才隊伍,為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智”能。

  在對口援疆工作中,援疆幹部人才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大力促進各師市與援疆省市在多領域交流合作,引進一批批産業項目,不斷增強受援地“造血”能力。通過援疆幹部人才“牽線搭橋”,北京市支持十四師建設二二四團京白梨引種基地、四十七團扶貧産業基地、二二四團電商小鎮、設施農業基地等項目,為團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産業支撐;山東省與十二師合作,在頭屯河農場産業園建設水發上善(新疆)高科技管業産業園,不僅填補了兵團大口徑管道製造的空白,還帶動周邊鋼材、建築、物流等相關産業發展;山西奔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物流項目在六師五家渠市落地後,以完善的綠色物流體系助力該師市推動經濟綠色轉型。

  在醫療援疆方面,浙江省立足一師阿拉爾市醫療衞生發展需求,成立“組團式”醫療援疆團隊,充分發揮人才智力、醫療資源及診療技術優勢,以“建學科、強管理、填空白、帶人才”為目標全面開展幫扶。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作為兵團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近年來在浙江省醫療援疆的強力支持下,診療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多項醫療技術填補了兵團乃至新疆相關領域的空白,更好滿足了當地職工群眾就醫需求。

  河北省在援疆工作中注重當地教育人才隊伍成長,選派一批批優秀援疆教師充實到二師鐵門關市教育教學一線,擦亮“組團式”援疆教學金字招牌。目前,二師鐵門關市26所學校(幼兒園)與河北省39所學校(幼兒園)建立“手拉手”結對關係,通過多種方式開展互聯互助活動,推動河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師市落地生根。河北省教育廳還從全省19所優質高職院校抽出骨幹教師,參與鐵門關職業技術學院與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為該師市職業教育水平持續提升提供助力。

  此外,各援疆省市緊扣兵團實際需求,注重加強對各師市急需緊缺人才的培訓培養,通過援疆黨政幹部任實職分實工擔實責、援疆專業技術人才“帶徒結對”等方式,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努力為兵團培養人才;採用“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加大雙向交流、兩地培訓、跟崗挂職鍛煉力度,有力增強了兵團幹部人才隊伍的履職能力。(全媒體記者 史進)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