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驗田”到“新引擎”
——新疆自貿試驗區兵團區塊創新發展一線見聞
經營主體新增416戶,總數達8684戶;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88億元,同比增長106%;形成招商引資實物量14億元,同比增長17.3%……
今年1至4月,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兵團區塊交出亮眼“成績單”,一組組數據,折射出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今年以來,新疆自貿試驗區兵團區塊聚焦制度創新“主引擎”,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産業基礎,以“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魄力,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産業集聚等方面進行一系列首創性、集成式探索,為兵團擴大對外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破冰”——制度創新,激活全要素發展動能
5月6日,在新疆九鼎農産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基地,一輛輛滿載蘋果、葡萄等農産品的TIR國際公路運輸卡車整齊排列。隨着發車指令響起,車輛有序駛出,將通過霍爾果斯口岸的“綠色通道”,前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這是今年十二師區塊制度創新的一個縮影。通過“市場集採+國際公路運輸(TIR)+快速通關”模式,將果蔬産品出口運輸時間縮短50%,損耗降低10%至15%。
“過去果蔬出口要經歷多次裝卸,如今依託新模式,實現了貨物集採到出境‘一站式’通關,既方便了企業,又提升了新疆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新疆九鼎商貿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智燕感慨道。
如今,十二師區塊已推出8個領域26項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自貿試驗區+保稅區”疊加效應持續釋放——1至4月,十二師區塊新增經營主體249戶;實現外貿進出口額88.88億元,同比增長189.79%。
制度創新的背後,是新疆自貿試驗區兵團區塊改革的決心。
隨着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創新熱潮在區塊之間次第涌動:四師區塊“跨區域綠電+産業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入選自治區《中國新疆自貿區第二批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和典型案例》,通過産業項目與光伏電站“雙招引”“雙落地”,助力企業在團場建設光伏電站,以清潔能源賦能區域經濟綠色協同發展;三師區塊充分發揮政策優勢,與南疆各師市開發區合作共建,探索構建“自貿區+開發區”聯動發展機制,實現資源優勢互補。
改革是自貿試驗區的鮮明底色。從模式創新到服務優化,新疆自貿試驗區兵團區塊聚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助力新疆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推進“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作出更多兵團貢獻。
“築巢”——精準發力,打造優勢産業集群
6月8日,位於四師區塊的天熙生物100萬噸玉米生物製造産業園項目建設現場,運輸車輛有序穿梭,工人們緊張作業,一派繁忙景象。
該項目總投資30.33億元,建成投産後,將實現玉米從原料到澱粉、發酵類産品的全産業鏈開發,帶動近百個上下游産業協同發展,有望形成百億級産業集群。
新疆天熙生物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鄭東生坦言:“這裡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成熟的農産品深加工産業鏈條,疊加自貿試驗區的區位優勢,這些就是我們敢在這裡,也願意在這裡投資興業最大的底氣。”
隨着一批優質項目落地,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加速集聚,對工業經濟的拉動力顯著增強——今年1至4月,四師區塊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達8.72億元,同比增長17%;形成招商引資實物量6.2億元,同比增長89%。
突出特色,打造優勢産業集群。三師區塊憑藉國際貿易物流通道優勢,大力發展服裝製造、電子産品組裝等外向型經濟;四師區塊依託跨境合作與物流樞紐優勢,聚焦發展總部經濟、金融結算等現代服務業;十二師區塊借助烏魯木齊陸港空港區位優勢,積極推動現代商貿物流、綠色食品加工等産業加速聚集。
今年以來,新疆自貿試驗區兵團區塊貫通區位優勢、政策優勢、要素優勢,整合各類資源,加快構建以重點産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形成各具特色的增長極、增長帶,産業集聚效應加速凸顯。
“我們將圍繞構建具有兵團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聚焦有條件、有優勢、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産業和領域,推動産業向高端化、集聚化邁進。”四師區塊自貿試驗區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周雪蘭&&。
“升溫”——服務保障,厚植企業發展沃土
自貿試驗區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試驗田”。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自然會“用腳投票”。今年以來,新疆自貿試驗區兵團區塊多點發力,持續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發展厚植沃土。
6月4日,位於三師區塊的新疆龍源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外,滿載家電、汽車零部件的貨車整裝待發。“從開始施工到辦結産權證,整個過程有序高效,其間,從提交資料到領證只用了3天時間!”該公司總經理王風為三師區塊“一站式”服務點讚。
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三師區塊設立企業服務之家,提供“常態化、全天候、貼心式、一對一”高品質服務,建立項目包聯、企業入駐承諾一次性告知、一日辦結等制度,讓貿易投資更加便捷、政務服務更加規範。
“為及時解決企業困難訴求,我們安排35名幹部包聯幫扶27個重點項目,當好企業和項目的‘服務員’。”喀什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政企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江龍説。
四師區塊成立普惠金融産業園,構建“金融+産業+調解”全鏈條服務體系,推動綠色、科技、普惠金融協同發展;與霍爾果斯市簽訂“兵地通辦”協議,線下專設“小兵幫辦”等便民窗口,線上開闢特色專欄,為項目落地、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十二師區塊推行“容缺受理”審批模式,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天;聯合金融機構推出“惠貿貸”“科技貸”等金融産品,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聯合深圳大學共建中亞法律研究院,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跨境爭議解決服務。
“高效服務和政策支持,讓我們的重型卡車出口業務在中亞市場得以穩步拓展。”新疆絲路汽車進出口貿易公司負責人亞歷山大·埃裏溫讚嘆道。(馬雪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