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實地察看定植的白術幼苗生長情況後,十四師一牧場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麥提圖爾蓀·麥提庫爾班喜上眉梢。他告訴記者,今年,一牧場種植中藥材5600畝,比上年增長了152.59%,還引進了中藥材深加工企業,投産後可實現年産值5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兵團各師市通過政策引導、科技賦能、龍頭帶動等多維發力,推動中藥材種植面積連年增加,種植種類愈加豐富,加工轉化能力持續提高,中藥材産業規模化發展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兵團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1萬畝,較2020年增長60.5%。
兵團各團場積極建設規範化、規模化種植基地,有力帶動了種植戶增收。八師一五〇團與揚子江藥業集團合作,共建板藍根種植試驗基地,採用訂單生産模式,初步形成中藥材“種産銷”一體化鏈條;二師三十七團建成萬畝梭梭嫁接肉蓯蓉種植基地,年産肉蓯蓉1200噸,可實現産值1000余萬元……
“目前,各師市、團場種植的中藥材種類以黃芪、板藍根、肉蓯蓉等為主,這些中藥材生長周期較短,種植戶比較收益高。”兵團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兵團還將發展中藥材産業與防沙治沙、造林綠化、生態修復等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套種、林下種植等模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兵團着力延伸中藥材産業鏈條,引進培育精深加工企業,共建産學研基地,開發中藥飲片、提取物等高附加值産品,推動兵團中藥材産業從種植向精深加工轉型升級。(全媒體記者 王素凡)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