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慶祝兵團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發布會舉行,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兵團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績。
兵團是新疆現代工業的奠基者。70年來,兵團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在各個歷史階段為新疆整體工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製造業強兵團,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機遇,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為主題,積極融入自治區産業發展,聚焦主導産業和重點産業鏈,聚力打造“千百十”億級産業、園區、企業,着力構建具有兵團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十四五’期間,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構建以兵團七大主導産業和21條重點産業鏈為特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兵團工業提質增效步伐正在加快。”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郇恒賽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兵團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00余家,工業增加值從1954年的0.24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千億元。
兵團工業結構從初期的以農副産品加工為主,逐步形成了以農産品生産和精深加工業、綠色化工業、棉花和紡織服裝業、新材料産業、新能源産業、裝備製造業等為主導的産業,産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目前,兵團擁有32個工業大類、105個工業中類、187個工業小類,生産150多種重點工業産品,其中,兵團“十大拳頭産品”在全國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兵團加快傳統産業提質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加速釋放工業新動能,深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主動融入新疆能源基地布局,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拉長新材料産業鏈條,提升硅基、鋁基、鎂基等産品附加值,拓展“電解鋁—鋁型材—鋁製品”産業鏈和硅鋁合金深加工製造産業鏈,電子鋁箔、鋁電解電容器等産業形成集群效應;全力攻關升級裝備製造業,加快提升國産採棉機智能製造等自主生産能力,聚力打造通航“六大産業基地”,積極推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兵團先行先試;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力發展研發設計、工業設計、信息數據等現代服務業,形成“製造+服務”深度融合的業態模式。
兵團持續實施“十大科技創新工程”“揭榜挂帥”“2+5”重點人才計劃項目等,推動産學研聯動發展,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實現深度融合。目前,兵團已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兵團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4家、兵團創新型企業230家。
近年來,兵團大力培育壯大綠色低碳新興産業,推動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綠色轉型按下“快進鍵”,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2家、綠色工業園區2家;評選出首批兵團級綠色工廠2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綠色工業園區1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開區産業循環體系建設,工業“含金量”“含智量”“含綠量”顯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