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潮涌萬象新——兵團科技創新工作綜述-新華網
2024 11/20 11:27:00
來源:兵團日報

風勁潮涌萬象新——兵團科技創新工作綜述

字體:

  兵團轄區,創新潮涌——

  首次在沙化土地上突破性實現了千畝連片的“噸糧田”;

  成功研發的N-型單晶硅材料,將光電轉換效率提高到26%,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非水介質染色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助推紡織服裝産業高質量發展……

  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兵團加快實施科教興兵團戰略、人才強兵團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現代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兵團實踐,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優勢。

  改革破題,讓“新引擎”動能澎湃

  在今年的棉花機械化采收過程中,“兵團造”採棉機在銀海逐浪、霸氣馳騁。幾年前,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採棉機幾乎被國外壟斷,導致棉花機械采收成本居高不下。

  兵團科技系統落實兵團黨委部署,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紮實推進科技政策落地,聚焦棉花生産安全,錨定實現採棉機國産化目標,將“高端採棉機關鍵零部件國産化技術攻關”項目列入兵團“揭榜挂帥”重大科技項目榜單。榜單發布,企業揭榜,項目成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高端採棉機關鍵零部件國産化。如今,“兵團造”採棉機馳騁在棉田裏的場景已從憧憬變為常態。

  兵團黨委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成立兵團黨委科技委員會,強化頂層設計和整體推進,切實加強對兵團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項目、科研力量、資源平台、區域創新的“六大統籌”,健全完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民生領域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為兵團履行“三大功能”、發揮“四大作用”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改革破題,讓“新引擎”動能澎湃。兵團&&《關於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支撐引領兵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關於支持院士及其團隊創新創業工作方案》等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完善科技創新評價和激勵機制,探索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建設兵團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轉移平台,推進大型科研設施與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力度,不斷為兵團科技創新賦能。

  打通科技創新機制堵點,破解轉化難題,兵團新質生産力的“養分”愈加充足。

  “膜下滴水蓄墑脫鹽”種植技術在兵團棉田實現大面積運用,總節水量超1億立方米;

  經精餾提純、聚合反應等工序産出的高端聚氯乙烯産品單體純度達到99.999%,項目成果應用於我國化工行業百餘個項目中,生産出市場急需的電子級二氯二氫硅、精醋酸乙烯等多種超高純化學品……

  兵團科技系統通過實施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引育科技創新人才、建設科技創新平台、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等舉措,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標誌性科技成果達到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

  科技攀高,讓創新鏈和産業鏈“共舞”

  作為全國“科改示範企業”,新疆至臻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近年來科研攻關碩果纍纍: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10余項,獲得專利授權80余項;建成兵團聯合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離子體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台;承擔的氯資源清潔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裝備應用示範項目通過驗收,每生産1噸氯化高聚物可節約水20噸,節約氯氣25%以上,推動氯鹼行業轉型升級;研發出利用二氧化碳工業尾氣和鈣基廢渣合成高附加值産品碳酸鈣工業化裝置,環保和經濟效益顯著……

  兵團聚焦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産業發展布局和科技需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統籌用好政策、資金、項目、人才、平台等科技創新要素,營造有利於科技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圍繞新型工業化,兵團科技系統聚焦兵團七大主導産業和重點産業鏈高質量發展科技需求,綜合採用“揭榜挂帥”“軍令狀”等方式布局實施重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貢獻科技力量。

  在新能源領域,研發的1100伏電容器電極箔,打破了國外超高壓電極産品壟斷;在新材料領域,研製出的國內首個8英寸碳化硅半導體襯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農機裝備領域,研發的全耕層殘膜回收機、節水成套設備、膜下滴灌精量播種機、大中型整地機等新型農機裝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綠色化工領域,新型生物降解材料PBAT全産業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並實現産業化示範。開發的工業二氧化碳礦化與改良鹽鹼地技術,有效帶動企業二氧化碳減排並促進鹽鹼地改良和作物增産。

  兵團聚焦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速培育創新型企業、加大企業創新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推動企業牽頭或參與實施兵團科技計劃攻關項目,整合資源、引導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讓創新鏈和産業鏈實現“共舞”。

  兵地攜手,讓特色優勢領域釋放良好效應

  眼下,正值甜菜采收加工時節。

  受益兵團連隊與鄰近村結對共建“科技興村”共興工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乃門莫敦鎮的種植戶足不出戶,享受着二師新疆冠農數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鐵牛”綜合服務平台從種到收全流程“保姆式”服務,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掌握采收進度。

  “小鐵牛”綜合服務平台綜合運用農業大數據、大田物聯網設備設施、無人機遙感等技術,為種植戶建立土地電子信息檔案,安排農業技術專家全程為農田種植問題“把脈開方”,對種植地塊、農作物、採運交售、運輸車輛等進行實時監控跟蹤,為保證農産品的品質與産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二師鐵門關市與巴州協同制定“十四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相互對接科技創新思路、開展科技儀器資源共享、合作建立州師科技專家人才庫、聯合申報科技項目、共同攻關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攜手推進創新平台建設和科技成果共享,兵地科技融合發展勢頭強勁。

  兵團着力做好以兵地融合為重點的疆內科技合作工作,強化與自治區在科技戰略諮詢、科技企業培育、科技人才培養、創新平台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科技興村”共興工程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協同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兵地雙方緊抓“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區域科技創新格局,聯合創建面向中亞的國家級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共同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兵團科技局聯合自治區科技廳在中國—亞歐博覽會期間成功舉辦中國(新疆)—中亞科技合作論壇;布局實施國際科技合作項目6項,支持兵團科研人員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圍繞農業節水灌溉、高效種植養殖、農機裝備等領域開展合作。

  風勁潮涌萬象新,當前,兵團科技創新動力活力持續激發,科技事業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科技強兵團的基礎日益厚實。(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禚藝)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