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豐收“密碼”-新華網
2024 07/10 11:39:45
來源:兵團日報

麥田豐收“密碼”

字體:

  冬小麥豐收後,農田安靜地等待着下一輪耕耘。但二師二十九團九連一塊小麥高産示範田裏卻有些熱鬧。

  7月1日,記者走進這塊農田,只見九連黨支部委員會委員、連管會副連長黃啟宗一邊查看即將復播的農田,一邊為參觀考察的職工群眾講解。

  “大家都是第一年種冬小麥,但黃啟宗種植的冬小麥創下了連隊冬小麥高産紀錄。”正在參觀的職工群眾説,“來取經,冬小麥才能種得更好!”

  今年,經過精準收割與測算,黃啟宗種植的冬小麥單産達680多公斤。談及冬小麥高産的秘訣,黃啟宗説:“多看、多問、多學,就能高産豐收!”

  2023年,二十九團推廣“兩年三熟”種植模式,選取棉花、冬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上年10月中旬棉花收穫後種植冬小麥,次年6月下旬冬小麥收穫後復播玉米,提高復種指數和土地綜合利用率,促進職工群眾增收。

  缺乏小麥種植經驗的黃啟宗和連隊種植戶們心裏都在打鼓。“從小麥品種推介、薄膜機械使用,到水肥管理等各個階段,都有專業技術人員保駕護航。加上採用‘增行縮密’等新技術,配套良種良法,小麥産量有保障。”九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陳士旭的話,讓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5月初,九連舉辦了冬小麥田間管理現場觀摩指導會。“黃啟宗,你田裏的冬小麥長得太高了,要抓緊打藥控制高度,才能保證産量。”農業技術人員發現問題後,向黃啟宗提出了建議。

  秉持着“多看、多問、多學”的態度,黃啟宗立即向農業技術人員諮詢,使用藥劑進行噴灑,及時控制冬小麥長勢。

  黃啟宗向圍觀的職工群眾分享道:“缺乏種植經驗,我就經常到地裏轉,發現任何問題就及時諮詢技術人員,逐步掌握了冬小麥種植管理技術。”

  為了確保冬小麥種植工作順利進行,去年以來,二師各團場推廣“連隊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職工”的種植模式,組建農技推廣、植保服務、農機檢修、農田建設、良種示範等農業技術服務隊,為冬小麥種植提供全方位保障。

  “今年,連隊種植的1532畝冬小麥收穫完畢,平均畝産達580公斤,其中4個條田小麥畝産達600公斤以上。”陳士旭&&,連隊已選定生育期85天的玉米品種進行種植,全力抓好復播工作,力促職工增收。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