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新疆文化藝術節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豫劇團古裝豫劇《風雨行宮》精彩亮相。兵團豫劇團青年演員張培培飾演金桂,行腔酣暢、大氣穩重,表演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獲得觀眾的如雷掌聲。
1990年,張培培出生在河南商丘,父親是一個民間嗩吶藝人,小時候經常帶着她十里八鄉“搭班子”唱戲。“有為王我金殿上觀看仔細……”“在宮院我領了萬歲旨意……”等經典唱段,讓張培培從小就迷上了戲曲。只要老家廟會唱大戲,戲台下蹲着的一個穿小花棉襖、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女孩,就是張培培。看著她對戲曲如此喜歡,父母商量把張培培送到戲曲學校專業學戲曲。

2006年,從戲曲學校畢業後,張培培和同學一起來到新疆,進入兵團豫劇團,成為了一名專業戲曲演員。
張培培面容秀美,嗓音脆亮甜潤,天生就是唱戲的好料子。兵團豫劇團的老演員們如獲至寶,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將她列為重點培養對象。
2007年,兵團豫劇團籌備豫劇現代戲《天雪》,該劇主要講述老一代兵團人開荒造田、戍守邊關的故事。幾經考量,兵團豫劇團決定讓張培培出演女主角香蘭。
“兵團人的特質是什麼?兵團精神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張培培都沒法很好進入角色。憑藉聰慧的天資,張培培雖唱得有模有樣,卻總是給人貌合神離之感。一位老演員説:“這孩子還沒搞明白什麼是兵團。”
老演員們趁着休息時間給她講述兵團歷史。了解了歷史,張培培知道老一代兵團人面對的是何等嚴酷的自然環境。風沙刮過來,形體動作該怎麼做;看到無邊荒漠,心理活動該是什麼樣,老演員們一一説來,張培培反復體味揣摩,吃飯時想,睡覺前還在想。在老演員們手把手的指導下,張培培順利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大劇。
此後,張培培相繼出演了《大漠胡楊》《戈壁母親》《解憂公主》《花木蘭》《西廂記》等幾十個劇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張培培時刻提醒自己,要想成功登上舞&,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樣樣都得出色。有時候,為了演活人物角色,一個簡單的動作,她會對着鏡子練無數遍。
梅花香自苦寒來。2019年,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現場競演活動在廣西南寧舉行,張培培在大型現代豫劇《戈壁母親》中飾演柳月季。剛與丈夫離婚時的落寞,為救眾人決定殺掉小毛驢的掙扎,兒子去世時的絕望痛心,一幕幕情感戲在她時如流水潺潺、時如飛流直下的演唱中直擊人心,引起觀眾共鳴,大家讚嘆道:“張培培把柳月季演活了!”
最終,經過現場競演和評選,張培培憑藉飾演《戈壁母親》中的柳月季,獲得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
“這對我來説是極大的肯定。”張培培説,“我希望更多的人通過這部劇認識兵團,走進兵團,了解兵團。”
在兵團近20年的經歷,讓張培培更加熱愛兵團這個大家庭。她積極參加兵團組織開展的文化下基層等系列演出,這些年幾乎走遍了兵團的各個團場。“希望能把戲曲的種子播撒到基層,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豫劇之花在大漠戈壁扎根。”張培培説。(全媒體記者 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