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記者走進位於十二師二二一團的新疆大河泉冷水魚有限公司現代設施漁業項目養殖基地,看到一個個藍色的“巨型魚缸”整齊排列,隨着工作人員拋撒餌料,成群的三文魚翻騰躍動,爭相覓食。
這些特殊的“魚缸”是陸基桶,一個桶的體積達200立方米,可養殖5至6噸三文魚,能有效解決傳統漁業養殖因自然因素減産、佔地面積大、水資源利用系數低等問題。該基地依託集設施化、標準化、規模化於一體的陸基工廠化養殖模式,走出了一條節能增效的現代漁業發展新路子。
“陸基工廠化養殖生産效率高、佔地面積小,擺脫土地和水等自然資源限制,是一種高密度、高效益的養殖方式。”新疆大河泉冷水魚有限公司負責人靳長葦撈起一條三文魚説,“像這樣的魚,天天在水裏‘跑步’,肉質鮮嫩。”
二二一團位於吐魯番盆地,天山雪水經大河沿河引入,水質適宜三文魚養殖。經過陸基養殖系統,公司養殖用的水5小時循環一次,即使在露天環境下,天氣最熱的時候,水溫也能維持在14至18攝氏度。
“陸基養殖對技術要求很高,最大的難題就是調水,要滿足水質pH值、溫度以及氨氮、亞鹽、溶氧等指標符合三文魚生長條件,為此,養殖基地採用高效水氧混合技術,三文魚産量可以提高8至10倍。”靳長葦説。
跟隨靳長葦的腳步,記者來到基地後方的沉澱池。“通過管道,養殖産生的廢水匯集到這裡進行固液分離,殘渣、糞便可以直接分離作為有機肥用於農作物種植,養殖尾水用於農田灌溉,實現尾水循環利用。”靳長葦介紹。
由於基地養殖的魚類品質好、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深受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水産市場歡迎。目前,該基地養殖的三文魚即將長成商品魚,産量預計達1000噸,已被訂購一空。
“2023年,我們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新疆大河泉冷水魚有限公司。”二二一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偉告訴記者,該公司落地後,投資2000萬元建設現代設施漁業養殖項目,有效助力團場經濟發展。
“二二一團現代設施漁業項目養殖基地的良性運轉是兵團漁業發展的縮影,我們將積極探索發展生態漁業,以科技賦能促進傳統漁業轉型升級,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兵團農業農村局漁業監督處工作人員閆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