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幫我,我幫他,大家互幫互助,我們村就像一個大家庭。”談起村裏的民族團結故事,阿拉爾市托喀依鄉喀爾墩村“兩委”成員熱依拉·吐魯洪臉上滿是幸福。
近年來,喀爾墩村着力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凝聚力量,打造和諧村莊。該村黨支部、“訪惠聚”工作隊經常開展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有效增進了各民族群眾之間的情感。該村各族村民相處融洽,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熱依拉·吐魯洪在走訪中了解到,村民葉文飛的丈夫外出務工,她一個人在家帶8歲的女兒,生活過得很不容易。熱依拉·吐魯洪經常去葉文飛家,幫助她在房前屋後種植花草樹木和蔬菜,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提到這些事,葉文飛感激地説:“幸虧有了好妹妹的幫助,不然家務事和農活我忙不過來。過一陣,菜園裏的菜成熟了,還能拿到菜市場去賣,家裏又多了一筆收入。”
在喀爾墩村,民族團結不僅體現在互幫互助上,也體現在各民族群眾共赴致富路上。
2018年,村民阿克喀日·亞森與兵團紀委監委幹部劉志遠結為親戚。2020年初,阿克喀日·亞森打算去外地打工,劉志遠勸他在鄉里開一家農機修理店,再利用空閒時間發展養殖,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收入,還能照顧家裏。
阿克喀日·亞森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頭,在家門口創業。開農機修理店需要資金,劉志遠二話不説拿出2萬元交給阿克喀日·亞森,建議他利用家裏的空地養殖肉雞和鴿子。兩年多來,阿克喀日·亞森按照劉志遠的建議,一邊經營農機修理店,一邊養殖肉雞和鴿子。去年,阿克喀日·亞森家純收入近20萬元。
這樣的故事在喀爾墩村每天都在發生,一個個民族團結的故事如涓涓溪流,澆灌着民族團結之花。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