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師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紀實-新華網
2024 05/25 12:13:06
來源:兵團日報

十二師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紀實

字體:

凝聚眾人心 共建“和諧家”

——十二師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紀實

  十二師西山農牧場錦繡家園社區召開“群眾議事會”,邀請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一道對小區改造相關事宜進行協商(資料圖片)。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馮曉玲 攝

5月11日,十二師三坪農場屯坪社區迪祥佳苑網格黨支部舉辦親子繪畫活動,營造了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馮曉玲 攝

  構建嚴密組織體系,形成工作運行機制,十二師7個團場黨委、1個片區黨工委、41個社區黨總支(黨支部)、210個網格黨支部(黨小組)實現全覆蓋,凝聚區域治理合力;科技賦能基層治理,各社區積極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車”“連心橋”等智慧平台,實現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

  近年來,隨着兵團深化改革的縱深推進,十二師城鎮化建設跨入高速發展期,面臨人口增加、城鎮治理承壓明顯等諸多挑戰。為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水平,十二師以黨的建設為統領,探索出“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融合發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黨的基層組織基礎不斷建強,職工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提升。

  凝聚基層治理向心力

  氤氳在咖啡的香氣中、燒烤的煙火氣裏……如今,一〇四團老君廟景區已成為十二師的地標性場所。而過去,這裡一到夜間,路邊就支起宵夜攤,環境臟亂差、車輛到處停、經營無證照,居民們不堪其擾。

  按照十二師推行的“黨建引領、社區(連隊)吹哨、部門報到”做法,一〇四團西城北社區啟動“吹哨報到”機制,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常態化開展集中整治行動,街巷秩序大為改觀,切實提升了城市地標“顏值”,贏得周邊商戶居民的一致好評。

  基層社會治理,一頭連着經濟社會發展,一頭係着群眾幸福,千頭萬緒中更顯紛繁複雜,何以破解?

  近年來,十二師堅持黨建引領,按照“一切工作到支部,管理服務進網格”要求,堅持基層黨組織與樓院小區同設置、網格黨建與社區治理同推進,構建一貫到底的組織體系,全力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向心力。

  明責,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加強社區黨組織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社區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涉及基層治理的重要事項、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組織討論後按程序決定;加強黨對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的領導,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和工作覆蓋面。

  賦權,建立師、團、社區三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聯席會。推動社區“大黨委”實體化運行,按照“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原則,統籌區域物業、保安、網格、業主委員會、社區警務室和駐區單位等各支力量,加強兵地聯動,共同研究解決區域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和社區建設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

  擴能,緊盯居民需求,先行試點社區牽頭籌建業主委員會,建立“1+3+5”的基層治理模式,即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為主體,引領監督委員會、協商理事會、黨群議事會、共建聯席會、居民代表會等五類基層自治組織協同管理,每月至少召開1次議事協調會,協商解決小區環境衞生治理、公共設施改善、車輛停放管理和物業矛盾糾紛等問題,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十二師全面推行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真正做到了社區、小區、黨員中心戶逐級&&到底,自下而上收集社情民意,解決轄區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十二師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梁金麗介紹道。

  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力

  “一度被破壞、黃土裸露的綠地被修復,如今的屯坪小區綠樹成蔭;迪祥佳苑小區原有的衞生死角,已變身為居民的睦鄰休閒點;小區裏建起了群眾大舞&、有了娛樂活動場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近日,談起加強小區網格黨建後帶來的種種變化,三坪農場屯坪社區黨總支書記張亞鵬説。

  屯坪社區是三坪農場面積最大的社區,管轄9個居民小區,195家企事業單位,600余家商鋪門面,攤子大、社情複雜。近年來,屯坪社區把網格化管理作為推進精細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把基層黨組織的“根”扎進小區網格,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的“群眾議事會”工作機制,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層,僅2023年就解決矛盾糾紛、法律諮詢、停車管理等民生實事1000多件,發現並及時處理飛線充電、樓道堆放雜物、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300多個。

  近年來,為破解過去“單向發力”基層治理困境,十二師堅持條塊結合、抓牢上下聯動,以“黨員入格、一網兜底”為抓手,不斷健全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社區管理服務平台,構建起一線聚集、一呼必應的動員體系。同時,着力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居民自治、基層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機制,創新搭建居民協商議事便捷平台,組織發動職工群眾自己説事、議事、主事,激發居民參與城市管理的內生動力。

  如今,十二師7個團場41個社區積極創新構建議事協商機制,以社區黨總支為軸心,推行“議事協商工作法”,結合網格化管理和社區微信智慧平台等線下線上陣地,多環相扣、多網融合,全面掌握、高效解決職工群眾關心的問題。

  以黨建這根穿着“紅線”的“繡花針”為引領,十二師摸索走出了一條“黨旗舉起來、資源統起來、隊伍強起來、服務活起來”的實踐路徑,凝聚起區域治理強大合力。

  增強基層治理“源動力”

  培育“一專多能、全崗都通”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讓居民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探索“社區—物業聯合體”“紅色鄰里”“紅色物業”等試點做法,提高社區物業服務質量;推行社區工作者“四崗十八級”職業化體系建設,拓寬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通道……

  近年來,十二師堅持聚焦基層、抓好能力提升,構建一網通辦的隊伍體系,破解坐、等、觀、望等基層治理難題,以社區工作“全崗通”工作機制為抓手,實施社區服務“就近辦、家門口辦”;提升物業管理能力,鼓勵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與社區黨組織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以社區黨組織帶動引領轄區物業企業開展環境衞生死角清理、飛線充電整治等活動;推行“大物業”管理模式,鼓勵引進物業服務企業統一管理自建房片區、老舊小區等無物業小區,不斷開創“黨建+”體系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

  西山農牧場錦繡家園小區是老舊小區,存在諸多問題。2023年,錦繡家園社區通過落實“全崗通”工作機制,首先進行了社區體檢,梳理出非機動車亂停放、電動車飛線充電風險高、物業保潔維修服務頻率低等主要問題。

  在西山農牧場黨委支持下,錦繡家園社區召開“群眾議事會”,邀請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一道協商,對小區進行系統改造。同時,社區在團場相關部門牽頭下,約請物業工作人員和業主委員會代表共同研討,擬定了一份居民滿意、物業可行的物業服務質價雙提升方案。物業企業也承諾保障服務質量、增加服務頻次,並接受各方的不定期抽查。

  如今,小區治理頑症得到解決,物業服務也跟上來了,居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得到明顯提升。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十二師堅持民生為重,構建一體落實的服務體系,破解“大水漫灌”的基層社會治理困境;打造開放式社區服務大廳,加強便民服務信息網絡建設,完善自助服務設施,建成“易進入、可參與、能共享”的鄰里中心和溫馨家園;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和社會工作服務站等工作平台,深化社區“雙報到、雙服務”活動和“民意直通車”機制;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參與社區治理、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發揮“五老”人員作用,擦亮十二師老幹部工作“銀領先鋒”黨建品牌;建立社區法律工作室,推動“法律進社區”,培育“法律明白人”,鋪就居民“幸福路”,共建共享“和諧家”。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