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農業“邊角料”,催生20億元大産業

作者: 趙優 王艷麗 肖建蓉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12-11

  初冬時節,棉花朵絮歸倉。12月5日,在八師一三三團棉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內,12家不孕籽棉加工企業“馬力全開”,40條生産線上,300余台機器轟鳴作響,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産景象。

  “從11月開始,在為期半年的加工季中,我們計劃收購40萬噸不孕籽棉,生産銷售清彈棉15萬至18萬噸,綜合産值預計超過20億元。如今,我們園區不孕籽棉年産量約佔全疆的60%。”看著各條生産線運轉井然有序,一三三團棉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負責人吳玉良自豪地介紹説。

  一個團場的園區,何以佔據全疆不孕籽棉加工産業的“半壁江山”?

  “産業發展、招商引資,必須因地制宜,立足於發揮自身優勢。”一三三團黨委書記、政委晏清華説,“團場立足實際,在推進棉花全産業鏈發展上精準發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好“棉”文章,一三三團有基礎、有優勢。該團地處天山北麓,是兵團重要的優質棉生産基地,今年共種植棉花35.88萬畝,預計生産籽棉18萬噸。

  “對於棉籽加工企業來説,不孕籽棉是‘邊角料’,但通過加工剝籽生産出來的清彈棉,每噸凈利潤約為1200元,可産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晏清華説。

  為變廢為寶,把棉花“吃幹榨凈”,一三三團於2022年規劃建設佔地503畝的棉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招引不孕籽棉加工企業進駐。這是該團對棉花産業鏈進行延鏈、補鏈的重要舉措。

  示範園建成後,吳玉良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創辦了新疆新瑞棉業有限公司。依託先進的生産技術、充足的原料供應和團場的大力支持,企業很快實現盈利,在園區站穩了腳跟。

  作為一三三團溫州商會的領頭人,嘗到甜頭的吳玉良“以商招商”,吸引親朋好友前來投資辦廠,共同把“蛋糕”做大。

  引進一家、帶來一串、連成一片。除了已經投産的12家不孕籽棉加工企業及多家運輸公司、供應鏈公司,今年12月初,又有6家不孕籽棉加工企業落戶園區。如今,一三三團棉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已發展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不孕籽棉深加工基地。

  在吳玉良看來,不孕籽棉加工企業之所以在一三三團集聚發展,得益於團場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産業基礎,以及優質的營商環境。

  “只要是企業的事,不僅件件有着落,還辦得快、辦得暖人心!”吳玉良説。

  吳玉良感受到的“快”和“暖”,緣於八師石河子市有關部門和一三三團的高效和誠信——短時間內,路通、電通、水通,一片戈壁荒灘迅速變身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産業園區;將併入團場的鎮區閒置老辦公樓無償提供給剛落戶的企業辦公,解決企業無處“安家”的後顧之憂;6家企業今年6月簽約落戶園區,8月份就能開工,11月全部實現投産;積極落實“真金白銀”獎補政策,今年團場已為園區企業兌現獎補資金近700萬元……

  晏清華&&,一三三團正持續通過精準招商和以商招商,着力引進氣流紡、勞保用品、牛仔服裝等深加工項目,進一步延長棉花産業鏈,力爭將示範園打造成為兵團級乃至國家級棉花現代産業園。

[責任編輯:盛元]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