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佳玲·金恩斯別克,是阿勒泰市阿葦灘鎮艾衣達爾塔勒村的一名牧民。
小時候,我們家在額爾齊斯河河畔的艾衣達爾塔勒村牧業一隊。那時,牧民中間流傳着“老馬不在,奶茶不香”“老馬是草原上的活雷鋒”“‘二八大杠’來了,老馬就來了”等説法。每次聽到這些話,我很是驕傲,因為他們口中的“老馬”,就是我的“阿塔”(哈薩克語,意為“爺爺”)。
提到阿塔,還得從我父親金恩斯別克·刀敏講起。每次提起阿塔,不善言辭的父親總會跟我説:“沒有他,我可能早都沒命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離不開他的幫助,他是我們全家的恩人。”
父親有7個兄弟姐妹,家裏人口多,家庭收入來源有限。父親在10歲那年得了一場大病,肚子鼓得像個大皮球。因為家裏沒錢,他也一直沒能去醫院治療。看著深受病痛折磨的父親,家人們心急如焚。
就在這個時候,阿塔來了。他進門看到躺在床上呻吟的父親,問清情況後,趕緊將父親送到了醫院。父親住院期間,阿塔找來多位醫生給他會診,並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父親奇蹟般地痊癒了。
後來,父親的弟弟查出身患白血病。家人無力負擔高昂的治療費用,就在大家打算放棄時,阿塔知曉了情況。他又把我的叔叔送到醫院,擔負起了給叔叔看病的費用。雖然叔叔最終還是沒能戰勝病魔,但我們全家人對阿塔充滿感激和敬意。
父親不止一次和我講過這個故事。他説,從那之後,他就把馬殿英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父親,叫他“阿克”(哈薩克語,意為“父親”)。
我們家有一條洗得發白的舊軍裝褲,用絲巾包着,放在家裏的床頭櫃裏。父親告訴我們,這是家裏的傳家寶。
這條軍裝褲,是阿塔當年送給我爺爺穿的。爺爺去世後,就到了我父親手裏。父親捨不得穿,就收藏起來。父親説,我們要將阿塔的故事一代一代講下去,這條褲子也要一代一代傳下去。
父親説,這些年,阿塔幫助過的人,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阿塔的愛,像草原一樣遼闊。
長大記事後,我也漸漸熟悉了那輛“二八大杠”的鈴鐺聲,得到阿塔的幫助和疼愛。同時,我也從更多人嘴裏聽説了阿塔的故事,心裏別提有多自豪了。
有一回,阿塔讓我坐在他的自行車后座上,帶我到他家去吃好吃的。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屋裏陳設簡單,角落裏擺放着一張破舊的辦公桌,臥室裏擺着好幾張床,擠滿了到十師看病辦事的牧民。那天之後,我知道了,阿塔不僅是我們一家的親人,更是我們當地哈薩克族牧民共同的親人。
如今,我們一家靠着發展養殖業實現了增收致富,生活越來越好。那條軍裝褲,承載着阿塔和我們一家三代人之間的感情,我們會一直珍藏下去。(佳玲·金恩斯別克 口述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阿熱依·熱依哈巴提 蘭玲玲 王瑋昊 陳洋 通訊員 劉春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