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五家渠市青湖路街道龍河灣社區的居民高建國發現,人行道有一處井蓋缺失,便立即在聯戶長微信群裏反映情況。很快,社區工作人員趕來了,擺放錐桶等標誌物提醒行人注意,&&城市管理局進行處理。
“小區垃圾桶垃圾外溢,最新反詐信息提示……”在龍河灣社區微信群,不時就有提示信息“刷屏”,越來越多像高建國這樣的“熱心腸”居民通過這一渠道反映問題。
近年來,龍河灣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網格治理方式,積極推廣積分制管理模式,制定積分加分細則,居民做好事實事經核實後,由社區工作人員賦予其相應分值,並定期開展積分兌換活動,用“小積分”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
“做好事就有積分,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公益事業和各項活動中,社區環境越變越好了。”社區志願者馬存霞説。
“用積分兌換生活物品,這是對居民的‘熱心腸’‘管閒事’予以的肯定和鼓勵。這一模式一定程度上把基層治理從“被動任務”轉為“激勵引導”,增強了居民志願服務精神和主人翁意識,並能逐步以點帶面,擴大治理成效。”龍河灣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沈紅&&,社區還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積分墻,實時更新積分情況,增強居民的榮譽感,激發居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截至目前,龍河灣社區已開展積分兌換活動4次,兌換生活物品價值1.41萬元。該社區還將進一步創新“積分制”運用模式、強化運行保障,不斷提升群眾自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