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新大棚+新品種”拓寬了增收路

作者: 邵明輝 通訊員 武曉媛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08-22

  8月20日,記者走進六師一〇二團三連設施大棚,看到來自山東省壽光市的技術員桑仕傑正在手機APP上進行操作,為“尼泊爾”品種番茄苗澆水。“一般大棚平均高度在6.5米,三連這個是壽光第九代陽光大棚,高度達9.5米。”桑仕傑向記者介紹,大棚高了,光照輻射面和空氣容積就大,升溫快,更有利於作物生長。

  三連曾以傳統種植為主,作物産量不高、經濟效益低。如何提高種植業品質和效益,是擺在三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姚衛東面前的一道難題。“正在此時,團場提出要發展大棚蔬菜産業,組織人員去山東壽光考察,我就趕緊報了名。”姚衛東説,此次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的考察之行,讓自己長了見識,也堅定了搞現代農業的信心。一回到連隊,姚衛東就召集連隊“兩委”成員,一起挨家挨戶上門與職工們交流此行的見聞、算大棚的收益賬。

  今年,三連申請資金建設4座第九代陽光大棚,種植“普羅旺斯”升級版的“尼泊爾”番茄。為解決種植過程中的技術問題,連隊聘請壽光市專業人員常駐連隊為種植戶作指導。

  “今年4月,大棚出産番茄12噸。這個新品種番茄多汁、口感好,批發商都搶着要呢。目前,新一批番茄育苗工作正積極推進。”三連職工李文軍説。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來,一〇二團大力發展特色設施農業,多舉措打造特色採摘基地,積極引導種植戶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引進適合栽種的精、優、特作物品種。“前不久,團場投入資金290萬元,對三連棚區輔道(木棧道)進行改建完善,還鋪設了柏油路,高質量完成了連隊種植及新品種試驗示範項目4個,計劃再建設10座設施大棚。”一〇二團副團長呂強説。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