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科技賦能“新農人”

作者: 蘭玲玲 馬芳 白雪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08-19

  8月14日午後,五師雙河市慧益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萬大慶站在地頭,指揮社員們操作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伴隨着“嗡嗡”的機翼聲響,3&植保無人機緩緩起飛,保持勻速向前飛行,農藥被均勻地噴灑在棉花地裏。完成任務後,植保無人機按照設定路線返回,裝滿藥液後又開始新一輪作業……

  “‘開飛機’種地,能行嗎?”5年前,一支植保無人機服務隊從湖北省武漢市千里迢迢來到萬大慶所在的五師九○團進行作業服務,第一次接觸植保無人機的萬大慶好奇地問道。服務隊隊員沒有直接回應他的質疑,而是讓他現場看作業成效。

  只見在飛手的操控下,植保無人機不到2個小時就完成了30畝棉田的施肥作業。“用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便捷又高效!”萬大慶看得熱血沸騰。他留下了服務隊負責人的&&方式,3個月後,便趕赴武漢市學習操作使用植保無人機。

  “發展智慧農業、搞科學種田,植保無人機是個好幫手!”回到團場,萬大慶向職工群眾進行宣傳。

  起初,團場職工群眾並不認可:“植保無人機載重輕、噴灑量小,哪有機車效果好?”

  在一片質疑聲中,萬大慶開始小面積地進行服務。大家發現,在棉花生長中後期,機車植保對棉桃的傷害較大,而這時,植保無人機的優勢便凸顯出來。

  “棉花長高冒出花蕾後,用植保無人機打藥,碰不到花蕾、棉桃。同時,植保無人機的農藥噴灑效率是常規機車的數十倍。通過衛星定位規劃好航線,植保無人機基本可實現自動作業,省時省力。”眼見為實,職工群眾逐步認可了植保無人機的“實力”。

  隨着國家大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職工群眾購置植保無人機也有了補貼。2018年,萬大慶聯合周邊團場、地方鄉鎮的50余名年輕人,成立了雙河市慧益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

  用戶越來越多,萬大慶所在的合作社不僅提供無人機植保服務,還向職工群眾普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業知識。截至目前,雙河市慧益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擁有植保無人機50余&,服務範圍遍及五師和周邊地方鄉鎮。

  去年,萬大慶還將合作社的業務拓展到南疆,成立和田卓沃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購進無人機、聯合收割機、大型採棉機等,為南疆師團和地方鄉鎮提供翻地、平地、靶地、農作物播種、植保、收穫等服務,有力帶動了當地職工群眾增收。

  據統計,萬大慶領着合作社社員們在北疆地區開展植保服務面積達到60萬畝,在南疆地區農業機械作業面積達3萬畝,合作社實現利潤近400萬元。萬大慶&&,今年力爭把更多農業新技術推廣到南疆地區,為更多的兵地職工群眾服務。

[責任編輯:盛元]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