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九師團結農場水豐社區居民王穎高興地告訴記者,在社區的愛心超市,我們不用花錢,支付“愛心積分”就可以兌換生活用品。
“一月一總結、一月一兌換,我們通過推行積分制,鼓勵居民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賺取’積分,引導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水豐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陳特説。
“愛心積分”如何獲得?水豐社區開展了“積分+法治”“積分+德治”“積分+自治”等系列“積分+”活動,範圍涵蓋社區治理的多項內容,不僅包括好人好事、清潔衞生、文藝匯演等基礎志願服務,還將法治宣傳、愛老敬親、環境保護、為社區治理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等行為,均納入了積分考核範疇。
“大家都在比‘分’,我可不能落後!現在,每天整理院落、撿拾路面垃圾、維護環境衞生,都成為了我的習慣。”居民李忠梅笑着説。在積分制激勵帶動下,社區居民逐漸自覺將志願服務、環境整治挂在心上,社區面貌也從一時美變為持久美、從一處美變成處處美。
“以前,愛心超市推行過‘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目標群體是社區的困難群眾。現在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我們就結合積分制將愛心超市進行升級,把無形的文明理念轉化成‘看得見’的積分,引導居民互學、互比、互助,激發大家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陳特&&,水豐社區將健全積分制運行制度,持續推進積分制活動,依託“黨支部+網格化+積分制”模式,有效打通社區治理‘微血管’,打造團結和諧、共治共享的幸福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