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35年的深情守望

作者: 馮駿 蘭玲玲 禚藝 邵明輝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08-08

35年的深情守望

——解金芳幫助夏留功、布哈力斯漢夫婦的故事

  解金芳(右)同夏留功、布哈力斯漢一起,與夫婦倆的女兒視頻通話(攝于7月12日)。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輝 攝

  35年前,解金芳第一次見到夏留功、布哈力斯漢夫婦。

  塔克拉瑪幹沙漠旁,一師十三團四連的一片草灘上,黑瘦的夏留功彎腰將牧草捆好,遞給身邊一位高鼻梁的維吾爾族婦女,又疼惜地擦去她額頭上的汗珠。

  看見解金芳,夫婦倆歡喜地打著手勢,熱情邀她到家裏喝茶,嘴裏發出“啊啊”的聲音。

  解金芳吃了一驚:“這對夫婦是聾啞人啊!”

  “夫婦倆生活在無聲世界裏,不能用語言表達,日子過得應該很難吧……”解金芳的心被刺痛了,用手比劃道:“以後,有啥困難就來找我。”從那一天起,解金芳守著職工夏留功夫婦,夏留功夫婦守著彼此的家,直到如今。

  一對聾啞夫妻,一雙充滿力量的臂膀,一份超越血緣和民族的愛,35年的深情守望,勾勒出平凡歲月裏的溫馨畫面。

  兩張銀行卡 一份深深的信任

  “發退休金了!”7月12日,64歲的十三團第一社區退休幹部解金芳快步來到祥和小區,退休職工布哈力斯漢高興地迎上前,用手語告訴她。

  “知道,知道,這個日子我記著呢。”解金芳笑呵呵地用手語回復,“走,咱們領錢去。”

  71歲的夏留功走路有些吃力,就開著三輪車駛在最前面,後面是騎著自行車的布哈力斯漢和解金芳。3人時而排成一行趕路,時而停下,打著手勢聊著什麼。

  在銀行自助取款機前,解金芳將現金取出,點清後塞進夏留功的衣服口袋,又仔細將袋口掖了掖,用手語告訴他銀行卡裏的余額,然後將銀行卡放回自己的挎包。

  “中午別走了,咱們吃大盤雞!”夏留功、布哈力斯漢笑容滿面,打著手勢要請解金芳下館子。

  兩張銀行卡已放在解金芳身邊多年,這是夏留功夫婦執意交給她的。平時,夏留功夫婦為外地的女兒匯款、給孫女壓歲錢,都由解金芳去銀行辦理。

  收入、支出賬目,解金芳一筆筆詳細記在本子上。她幾次三番去還銀行卡,夏留功夫婦説什麼也不收。“每次讓你們查賬,你們也不肯查。”解金芳通過手語“埋怨”道。夏留功哈哈地笑了,用手語回復:“都是自家人,沒必要啊!”

  兩張銀行卡,一份深深的信任。背後,是歷久彌新的深情。

  一次,夏留功在菜地澆水時,因為溝通不暢,與他人發生爭執,對方説的話他聽不見,想爭論幾句又説不出口,又氣又急,脖子都漲紅了。回到家,夏留功垂頭喪氣地比劃起來,把剛才的遭遇“告訴”了妻子:“我連這點事兒都處理不好,像個廢人!”布哈力斯漢也只能坐在一旁嘆氣。

  “別著急。”聽到消息的解金芳匆匆趕來,坐在夏留功和布哈力斯漢中間,通過手語寬慰道,“這點兒小事別往心裏去,以後遇到問題我來解決。”隨後,解金芳跑前跑後,連夜調解了爭端。

  “不僅聾,而且啞;不是一人殘障,而是雙雙聾啞,很多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説‘不是事’的事兒,對于他們來説都可能是難關。”解金芳時常想,殘疾人過日子不容易,能幫就盡力幫!

  2009年的一個秋夜,夏留功感到心慌氣短,服藥後也未得到緩解,布哈力斯漢急得團團轉。這個時候,門被推開了,解金芳快步走進來。“得到醫院去!”看見夏留功的狀況,解金芳迅速作出判斷,聯繫好車輛後,利索地收裝好換洗衣物,叮囑布哈力斯漢帶上身份證、社保卡等,很快將夏留功送到醫院。挂號、做檢查……她一刻不停,樓上樓下跑了好幾趟,鼻尖沁出細密的汗珠。

  “病人心臟供血不足,送來得挺及時,不會有什麼危險。”醫生説。得知丈夫沒有大礙,布哈力斯漢激動地對解金芳比劃道:“咱們好像有心靈感應。每次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會出現在眼前。”

  類似這樣的事不勝枚舉。多年來,解金芳心裏始終想著夏留功夫婦。下班後,解金芳總是先到夏留功家看看,幫著夫妻倆買菜買肉,購買生活用品,交水電費等,然後才回自己家做飯。夏留功夫婦有了不開心的事,她就坐下來,“聽”他們“嘮叨”完,然後耐心開導。幾天不見解金芳,夫婦倆就感覺心裏空落落的,每當看到她來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2012年,十三團規劃建設住宅小區,解金芳馬上想到了夏留功夫婦,“他們能住進樓房就好了,生活會方便很多。”

  了解到夏留功夫婦心裏也向往樓房後,解金芳就為他們房子的事跑前跑後。從拆遷到報名、選房、拿鑰匙,再到找人裝修、添置家具、搬家,她事無巨細包攬下來。

  為了在裝修中達到省錢又美觀的效果,那些日子,解金芳每天起早貪黑,經常吃過早飯就馬不停蹄趕往建材市場。地磚什麼顏色好、廚房怎麼裝修、衣櫃用什麼材料……她一一了解,比對價格,再用手機拍照,拿回去給夏留功夫婦看。他們滿意了,又聯繫夏留功的兩個女兒,電話徵得同意後,才聯繫購買材料,聯絡裝修工人。

  時值初秋,沙漠周邊的團場小鎮“秋老虎”格外“兇”,氣溫經常在30攝氏度以上。每天忙完裝修的活兒,解金芳頭上的汗水大顆大顆往下落,回到家時,總是一身汗水一身土,累得坐在沙發上就不想動了。

  搬進敞亮舒適的新居,布哈力斯漢眼眶紅了,拉過解金芳的手,把新房的鑰匙鄭重地放在解金芳手心裏,通過手語表示:“我的家,也是你的家!”

  兩千多趟路 一段濃濃的情誼

  十三團南接塔克拉瑪幹沙漠,從艱苦的創業歲月走來的解金芳,對這片土地充滿深情。

  “以前,這裏到處是沙窩子、蘆葦和草灘,一眼望不到邊。”解金芳説,如今,這裏叫幸福鎮,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幸福大道、幸福小區……隨處可見以“幸福”命名的地方。在沙漠邊緣的惡劣環境裏,各族職工群眾守望相助、不斷奮鬥,才有了今天的美麗家園。

  “人心齊了,幹啥都能成。”解金芳的父親是兵團第一代軍墾戰士,他告訴女兒,作為兵團人,在祖國邊陲守邊創業,既光榮又不易,不管是漢族還是維吾爾族,都是一家人。

  “誰有困難,父母都伸手幫一把,他們是遠近聞名的熱心人。”解金芳回憶道。一次,維吾爾族青年阿合提·賽力班一家人牧羊來到這裏,看到他們居無定所,解金芳的父母便將自家的房屋騰出來,免費讓他們住了3個月,其間還時常送去蔬菜等生活物資。連隊好幾位退休職工去世,也是解金芳的父親為他們操辦後事。

  耳濡目染,更堅定了解金芳助人的信念。

  一次,解金芳去接放學的孩子,看見校門口旁的林帶裏,布哈力斯漢正抱著女兒哭泣,趕忙上前了解情況。

  原來放學時,一個小男孩飛奔出校門,撞到了布哈力斯漢的女兒,不但不道歉,嘴裏還嚷嚷:“你是啞巴家的小孩!”將小姑娘一把推倒在地。趕來接孩子的布哈力斯漢剛好目睹這一幕。

  “父母殘疾,不能讓孩子感到自卑、受到欺負。”解金芳心裏沉甸甸的。她找到老師説明情況,又與老師、布哈力斯漢母女一道找到小男孩的家長,讓小男孩給布哈力斯漢的女兒道歉。

  解金芳對夏留功夫婦的女兒説:“你們的爸爸媽媽雖然殘疾,但他們堅強能幹,撐起了這個家,很了不起。”後來遇到同學,孩子總會驕傲地介紹:“這是我的爸爸媽媽,我很愛他們!”

  時光荏苒,夏留功夫婦搬了兩次家,通往他家的路,解金芳走了2000多趟。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煩惱,夏留功夫婦無法用語言疏導,解金芳就時常到府和孩子談心;夏留功與他人發生爭執,解金芳第一時間趕來調解;夏留功摔倒骨折,解金芳帶他去醫院診療,墊付醫藥費……

  2021年,夏留功見家裏的煤氣灶打不著火,就又買了一臺。解金芳從外地回來後,發現舊煤氣灶只是電池用盡了,並沒有壞,便拉著夏留功去退貨。

  “阿姨,這都拆封了……”老板嘟囔著,不願退貨,解金芳拍拍他的肩膀抱歉地説:“哎,多理解吧,以後我們常到你這買東西。”

  在夏留功夫婦的眼裏,沒有解金芳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時常對解金芳豎起大拇指。在解金芳眼裏,也見不得夏留功夫婦吃虧受委屈。

  “有啥事都找解金芳,有啥事她都親自辦。30多年了,就是親姊妹親兄弟,也不一定能做得這麼好。”夏留功夫婦的鄰居張德志説,“做一件好事容易,30多年一直做好事,解金芳真是讓人敬佩!”

  35年,冬去春來,風霜雨雪,不論大事小事,解金芳都放在心上。有人説解金芳傻,她卻説:“只顧自己當然輕松,但辛苦一些,能讓一個殘障家庭和和美美的,我就很開心。”

  兩顆心相連 一個暖暖的家庭

  風俗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又都是聾啞人,組成家庭,困難不少。但夏留功夫婦有個 “特別優勢”:吵不了架,眼神溝通。用解金芳的話説就是:“一個眼神,什麼都心領神會。”

  在解金芳的幫助下,倆人相敬如賓、恩愛有加。廚房裏,常是夏留功主廚,布哈力斯漢打下手。拉條子、抓飯,夏留功做得噴香,炒菜、包餃子,布哈力斯漢不在話下。

  夏留功年齡大了,心臟不好,布哈力斯漢腿部靜脈曲張,兩人常相互按摩,提醒對方按時服藥,注意飲食,鍛煉身體。外出購物、散步,倆人總是相互攙扶。

  有其樂融融,也有磕磕絆絆。一天,夫婦倆要外出,夏留功騎三輪車帶著布哈力斯漢。她的一條腿剛邁上車鬥,夏留功就把車蹬走了,布哈力斯漢結結實實摔在地上。望著漸行漸遠的夏留功,布哈力斯漢幹著急喊不出。騎出去很遠,夏留功才發現妻子沒在車鬥裏,而是坐在地上。

  “我難過得很……你看,腿都摔青了。”布哈力斯漢找解金芳,打著手勢“告狀”。解金芳好一番調解後,倆人又笑瞇瞇地坐在了一起。

  對于解金芳,夏留功夫婦無法用語言道聲感謝,就把這份情誼融進生活的點點滴滴。多年來,夏留功種的蔬菜成熟了,最好的一定要留給解金芳;布哈力斯漢去阿拉爾市買好吃的,必定會給解金芳留一份。夏留功、布哈力斯漢的女兒夏芳秀在哈密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帶著禮物去感謝解金芳:“解姨,説起來都不好意思,您照顧我父母比我們照顧得還好、還多。”解金芳總是擺擺手:“一家人,不説兩家話!”

  今年,夏芳秀提出把父母接到哈密。解金芳思來想去,對夏芳秀説:“你爸媽在這裏,平時有我們幫襯著,還挺好。到了哈密,人生地不熟,你又忙著上班,不一定適應,不如先在這裏待著吧!”夏留功夫婦知道後,也表示不願意離開團場、離開解金芳。

  前不久,想到夏留功、布哈力斯漢都年滿71歲了,解金芳就在餐廳訂了他們愛吃的菜肴慶祝。吹滅生日蠟燭後,夫婦倆笑瞇瞇地拉著解金芳合影,3個人開心地擁在一起。

  “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咱們認識35年了,你也60多歲了,以後到我家還能走多少年啊?”夏留功通過手語問道。解金芳用手語回復:“到走不動為止。在這個家裏,我是個少不了的人呢!”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9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