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家住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石人子溝街道葛家溝村的77歲老人庫開·沙都雙腿疼痛,行動困難。
“老毛病了,忍一忍,也許過兩天腿就不疼了。”抱着這樣的想法,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艱難挪動。
6月21日,兵團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阿力·艾拜一行敲開了庫開·沙都家的門,看著被病痛折磨的庫開·沙都,醫護人員趕忙做檢查,詳細詢問老人的病情。
阿力·艾拜是庫開·沙都的老熟人了。4年前,因為雙膝關節骨質增生,庫開·沙都在兵團醫院做手術,主治醫生就是阿力·艾拜。看見兵團醫院的醫護人員上門給自己看病,庫開·沙都淚眼婆娑,感動不已。
當天,來自兵團醫院骨科、心血管內科、兒科等科室的14名醫務人員走進葛家溝村,為當地群眾進行義診,答疑解惑。義診結束後,兵團醫院醫護人員還前往行動不便的村民家中送醫送藥。今年是兵團醫院第41年在葛家溝村開展愛心義診。
1982年,兵團醫院領導班子從本院一名哈薩克族醫生那裏得知,在烏魯木齊市郊有一個由200多戶人家組成的小村莊——葛家溝村,村民們主要靠放牧為生,由於當地溫差大,加上交通不便、缺醫少藥等原因,類風濕、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常年困擾着生活在那裏的村民。
得知這個情況,兵團醫院的醫護人員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不久以後,醫院決定:每年到葛家溝村為缺醫少藥的村民免費送醫送藥。這一送就是41年。
一些上了年紀的兵團醫院醫護人員還記得第一次到葛家溝村時的情景:路很難走,村民們散住在各處,他們到達村委會後,已經有病人在等候,還不斷有病人從住處趕過來。
久病的老人向醫護人員訴説自己的痛苦,眼神中充滿了渴望;母親抱着幼小的孩子,一臉焦急;腿腳不便的患者被家人攙扶着,急切地想讓自己恢復健康……
兵團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新菊1998年到兵團醫院工作,從那一年開始,幾乎每一年,她都要跟隨醫療小分隊前往葛家溝村,為村民們送醫送藥。
“頭幾年,我到葛家溝村義診的時候,病人特別多,看到被病痛折磨的村民們,我心裏很難受。”張新菊説,“讓人欣慰的是,近些年,來看病的村民越來越少,大家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好。”
讓兵團醫院醫護人員感到欣慰的不僅僅是村民們身體素質提高了,如今,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政府在村裏設立了醫療衞生服務站,村民們平時身體有了小毛病,可以及時就醫,這樣,就不會把小病拖成大病。
41年來,兵團醫院共向葛家溝村派出46批醫療隊,診治病人1.5萬人次,無償為葛家溝村村民提供價值10余萬元的藥品。
“我們會把愛心義診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兵團醫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星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