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李兆敏:踏沙追夢 不負韶華

作者: 劉美惠子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06-20

  “石油工作者常説,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在兵團這片土地上,我想揮灑更多的光和熱。”李兆敏説。從來到兵團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訴自己,要在人生又一個嶄新的起點上,在兵團精神的引領激勵下,創造出更精彩的人生。

  2019年9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兆敏響應號召來到兵團,擔任石河子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援疆)。一年後,李兆敏又主動申請由第九批轉為第十批援疆幹部,繼續在兵團接受歷練、奉獻才華。

  “來學校的第一天,我就笑稱自己從海邊的‘石大’來到了沙漠邊的‘石大’。兩地雖相隔千里,但這裡的氛圍像家一樣溫暖,能感受到這是一片幹事創業的熱土。”李兆敏説。友愛的同事、可愛的學生和融洽的工作氛圍,讓他很快找到了工作節奏。

  在石河子大學,李兆敏分管“雙一流”建設、部省合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科技創新與服務等各項工作。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李兆敏全身心投入了這一全新的工作領域。

  在對石河子大學學科建設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後,李兆敏提出實施石河子大學學科建設“四大工程”,即一流學科引領、特色學科強化、優勢學科提升、新興學科培育,為學校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思路;他牽頭成立石河子大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為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搭建更廣闊的研究&&;2021年,李兆敏負責完成《石河子大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方案》,次年,學校順利入選國家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作為一名石油科技工作者,李兆敏特別想發揮自己的科研長處為兵團作出貢獻。他了解到兵團發展新能源産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面臨人才、技術等瓶頸制約。如何讓兵團能源産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這是他近4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2020年,在李兆敏牽頭下,兵團能源發展研究院獲批成立,規劃開展風能、太陽能、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等清潔能源理論與技術研究,服務兵團能源事業發展。2022年,李兆敏推動石河子大學加入碳中和能源領域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高校協作組,日前,學校兩名博士研究生依託該項目獲得國家公派出國留學資格。當前,石河子大學正積極籌建“能源與材料學院”,已獲批設立新能源科學與技術、儲能科學與技術2個本科專業。

  腳沾泥土,心貼群眾。援疆期間,李兆敏時常深入兵團各師團、連隊調研,推介學校科研成果,承擔科技攻關課題。他先後帶領科技管理人員、專家教授近百餘人次,赴一師阿拉爾市、三師圖木舒克市、五師雙河市、七師胡楊河市、十三師新星市開展調研和科技交流,系統了解兵團農業、工業、環境保護、能源發展中的核心技術難題,為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活動提供參考。他推動石河子大學和七師胡楊河市成功簽訂1000萬元“科技創新計劃”項目,組織多個科技特派員團隊深入團場連隊,開展鄉村振興指導服務。

  在風沙和陽光的洗禮下,李兆敏的膚色變黑了,但意志卻更加堅定。“援疆4年,能夠為兵團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我最大的收穫。”李兆敏&&,他已從心底裏把兵團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0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