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淮河畔的淮安已是繁花似錦,春天的氣息滿滿,而天山腳下的七師一三一團還是銀裝素裹的樣子。
援疆幹部安海林無心欣賞這壯美的塞外風光。連隊的援疆項目建設進度如何?職工群眾今年怎麼發展種植業?落戶團場的企業經營發展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涉及團場經濟社會發展的事,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
2019年底,安海林遞交了援疆“請戰書”,不久,他跨越幾千公里,從江蘇淮安來到兵團參加援疆工作。在兵團,他擔任七師一三一團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
作為援疆幹部,安海林深知援疆工作的意義和使命。入疆伊始,他思緒萬千,“我能為兵團做點什麼呢?”
安海林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當好“紅娘”,架起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一三一團之間的“橋梁”,幫助推介招商環境、學習招商經驗、共享招商資源、共用招商平台。援疆期間,他先後走訪過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淮安禾豐飼料有限公司、江蘇國信新八方電纜有限公司、淮安利泰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業,簽約投資超過1億元的利泰碳化硅項目。
在安海林的牽線搭橋下,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一三一團建立互訪機制,努力探討促進兩地合作共同發展的舉措。近兩年,推動落實一三一團招商人員共6批20餘人次到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交流考察,就兩地合作事宜達成相關共識。
2022年,疫情防控期間,一三一團的哈密瓜等瓜果有一部分滯銷,安海林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第一時間&&上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先後幫助銷售價值14萬多元的哈密瓜等瓜果,解了瓜農、果農的燃眉之急。
“感謝淮安人民的幫助,感謝援疆幹部忙前忙後幫我們&&。”一三一團種植戶劉玉才激動地説。
為了更好做好援疆工作,安海林馬不停蹄地走訪調研,查閱各類資料,深入了解團場區位優勢、特色産業和資源優勢。他的足跡遍佈團場的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社區連隊,掌握了團場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為做好援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安海林説:“只有扎根一線,才能深入了解職工群眾所需所盼。”對他來説,幫助團場職工群眾過上好日子是頭等大事。3年多來,他用實際行動架起連心橋,為助力團場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能夠參與邊疆建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揮灑青春,我感到十分光榮。未來的工作中,我會繼續踐行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安海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