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封土機是我們公司新研製的,無論沙壤土、鹽鹼土均可進行封土作業。”
“您好,能不能給大夥兒介紹一下這款鋪膜播種機?”
……
1月7日,儘管天氣寒冷,三師圖木舒克市棉花“幹播濕出”配套農機具展示會仍然引來了百餘名來自南疆師團的棉花種植大戶,他們在一台&新型農機具前駐足,仔細詢問感興趣的農機具的價格、性能等信息和參數。春節將至,購買農機具成為種植戶們的新風尚。
五十三團八連種植戶蘇拉依瑪·居曼相中了一台新式播種機。自2022年棉花全部採用“幹播濕出”技術後,老式播種機已不能滿足高標準農田作業需求。在展示會現場,蘇拉依瑪·居曼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又進行了實際操作,便爽快地付錢,當場購買了一台新式播種機。
“原本近3萬元的播種機,有了政府補貼,2萬元就能拿下來,亞克西!”蘇拉依瑪·居曼高興地説。
不遠處,36歲的職工陳洪運的心情有點兒糾結。
陳洪運來自一師九團十七連,是當地的種植大戶,2022年種了500畝棉花。1月7日一大早,他就與團場其他種植大戶、連隊“兩委”成員等乘大巴車來到圖木舒克市參加展示會,打算買一台採棉機。陳洪運説:“用自己的採棉機,更方便、也更實惠。”
然而,一台採棉機價錢動輒百萬元,這可不是小數目。這不,陳洪運表情嚴肅地站在一台採棉機前,一字一句地反復讀着商品展示説明。
經過再三斟酌,陳洪運決定買一台二手的箱式採棉機,但是,價格仍超過了100萬元。“回去後,我要雇個農機手,不僅要給自家採棉,還要把採棉機租出去,這樣還能增加一份收入。”經仔細盤算,下定決心後,陳洪運眉頭漸漸舒展開來,露出了笑意。
陳洪運還記得12年前自己買的第一台農機——一台小四輪拖拉機, 雖然花了不到2萬元,但當時自己要靠東拼西湊才能買下來。他感慨道:“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種地也能富裕起來。過去,花100多萬元買一台農機,想都不敢想!”
在展示會現場,八師石河子市花園鎮洪本農機具修理廠廠長李榮博告訴記者,這兩年,隨着南疆師團大面積推廣棉花“幹播濕出”技術,他們廠生産的農機具在南疆師團銷售火爆。“今年,我們春節前就進入了銷售旺季。就拿這&幹播濕出平整地一體機為例,今天一天就賣出去16&,我也體驗到了賣年貨的感覺。”李榮博説。
聽到李榮博的話,一名正在挑選農機具的種植戶接話道:“在機械化種植時代,這‘鋼牛鐵馬’,可不就是咱新農人的新年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