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莊稼顆粒歸倉,大地一片沉寂,但在七師一二九團十二連裕登養殖專業合作社裏,此起彼伏的雞鳴聲熱鬧非凡,養殖大戶劉反航動作嫻熟地為雞添料添水,兩萬餘只土雞、蘆花雞、三黃雞正茁壯成長。
2022年,在十二連黨支部的引領下,劉反航成立裕登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動員10戶職工加入養雞專業合作社,養殖規模達到年出欄15萬隻,進一步拓寬了職工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來,一二九團以打造“兵團農業産業強鎮”為契機,明確“三個一”經濟發展思路,通過“三聚三提”,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動連隊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連隊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黨建引領
打造生態宜居連隊
留住綠水青山,留住美麗鄉愁,建設美麗家園,才能讓職工群眾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現在連隊黨支部帶頭,整治環境、硬化路面,連隊的環境越來越好,我們幹啥都有勁頭。”冬日的午後,七師一二九團一連職工謝忠明邊打掃着自家門前衞生,邊高興地説。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連隊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一二九團堅持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優先戰略,把連隊環境治理放在重要位置。
以美為令,向美而行,一二九團圍繞“拆違、清臟、治亂、增綠、控污”要求,堅持示範帶動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紮實開展連隊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鄉村文明建設高效結合,着力提升團場“顏值”和職工群眾的生活品質。
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時代美麗連隊,讓連隊面貌和職工群眾生産生活環境得到徹底改善,一二九團黨員幹部帶頭幹。這一年來,在一二九團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雜草叢生的道路旁、滿是柴草的小巷裏、垃圾遍地的林帶邊、雜物凌亂的房門前,總能看見黨員幹部忙碌的身影。
為提高連隊居民群眾共同參與環境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一二九團結合“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等活動,通過入戶走訪、發放宣傳單、微信公眾號推送等多種方式,引導職工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
以“五清三化一改”為重點,一二九團投入資金4700萬元,按照“示範帶動、整團推進”的思路,打造了七連“兵團連隊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並以此為標杆,紮實推進連隊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拆除危舊房700多套、新建安居房275套、修繕屋面4萬平方米;大力實施“三化”工程,硬化連隊居住區道路27公里、植樹造林208畝、安裝太陽能路燈575盞;大力實施環境提升工程,建設口袋公園、休憩涼亭、雕塑小品、文化長廊、健身廣場等110個,安放垃圾箱520個,徹底解決了“雜草滿庭院、垃圾靠風吹、污水太陽曬、蚊蠅漫天飛”的臟亂差問題。該團先後被評為“兵團連隊生活垃圾治理紅旗團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如今,走進一二九團,道路乾淨,林床整潔,房前屋後規範有序,庭院“三區分離”標示牌格外醒目。職工群眾們或忙着喂雞喂鴨,或趁着冬閒打理庭院內雜物,一幅幅美麗連隊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産業興旺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實現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關鍵。
“我今年養了400隻黑頭杜泊羊,下半年保守估計會産800隻羊羔,預計利潤可達40萬元左右。”十五連職工李克起説。
李克起所在的十五連,前身為畜牧連隊,有着得天獨厚的畜牧養殖優越條件。李克起對畜牧養殖很有信心,自行修建專業圈舍,引進黑頭杜泊羊育肥繁育,並在連隊黨支部牽頭下成立了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
近年來,十五連“兩委”在保證種植棉花産值的基礎上,大力支持職工發展養殖業,帶頭種植草莓椒,帶動職工增收致富。
合作社現有6戶社員,目前合作社養殖黑頭杜泊生産母羊2500余只。這種羊耐粗飼,羊肉品質好,每公斤價格比新疆本地羊高出20多元錢。
“明年我計劃將養殖規模擴大到4000隻至5000隻。屆時,合作社年收入利潤將突破百萬元,讓社員們的腰包鼓起來。”李克起説道。
依託養殖業拓展致富路的背後是一二九團産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産業化經營步伐的加快。近年來,一二九團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加大産業結構調整,按照“ 一連一品”的要求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職工”的模式,鼓勵更多的職工群眾加入合作社,引導特色種植業或養殖業向規模化發展。
以玖尚生態園為依託,該團通過多種途徑對老舊溫室進行升級改造,發揮700座設施大棚作用,專注優質高産蔬菜生産;重點圍繞3000畝鮮食葡萄提檔升級,積極推進“五五億果”綠色農産品認證,做強特色林果業;支持清源牧業、沃土壯苗、鄭氏黑豬養殖場做大做強,壯大畜牧産業發展。目前,一二九團共有農機農業、養殖、果蔬、畜牧等各類合作社44家,逐步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産銷經營模式,延伸團場特色産業鏈條,積極壯大連隊經濟發展,帶動職工群眾增收。今年截至目前,一二九團有9個連隊産值達到億元。
同時,一二九團還堅持“積極扶持、規範提升、典型引領、發展壯大”的原則,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今年以來,該團共吸引100多位企業家到團場考察調研,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1億元,使團場招商引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了一個新&階。
集聚人才
壯大鄉村振興生力軍
鄉村振興,人才是源頭活水,也是創新引擎。
近年來,隨着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不斷匯集,各類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兵團鄉村振興激勵政策的吸引下,2018年,八師石河子市新疆西域牧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盛林選擇到七師一二九團投資興業,並成立了新疆沃土壯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生豬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有機肥生産銷售為主,年出欄生豬2萬頭。2021年,劉盛林被一二九團黨委選派為二連第一書記。
“産業興旺,職工收入才能穩步增長,團場經濟社會才能實現大發展。”劉盛林説。劉盛林依託公司科技資源,大力推進棉花優質高産種植工作,並聯合石河子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七師農科所的專家教授,組成了“棉花高産”攻關課題小組,實施棉花高産科研計劃。同時,利用冬閒、農閒時間授課,召開現場會,為連隊職工進行科技種田培訓。
今年,二連110余戶職工採用有機種植模式種植棉花,平均畝産提高60公斤。其中兩戶職工棉花畝産量從400公斤一躍達到550公斤,連隊職工科技種田的積極性更高了。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連隊‘兩委’中,科技創新型、産業發展型、市場開拓型人才不足,已成為制約職工多元增收、連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一二九團黨委書記、政委王勝傑説。
近年來,一二九團黨委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抓人才就是抓創新,抓人才就是抓未來”的理念,持續在鞏固提升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成果上下功夫,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招才引智”工程作為激活連隊發展新動能的關鍵一招,&&一系列人才引進、使用、培養政策,選派一批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熱愛連隊工作、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企業家,進入連隊擔任第一書記或第一連長,不斷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換。
近兩年,一二九團黨委通過“招才引智”,從30多家招商引資企業中先後選派多位企業家擔任連隊第一書記、第一連長,逐步形成了“一連一品、一連一社、一連一企”産業新布局,連隊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該團還拿出10萬元作為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並計劃隨着財政收入的增長逐年增加;制定&&“三項人才制度”,制定連隊“兩委”後備人才管理辦法,為人才隊伍建設保駕護航;為符合條件的人才申報“胡楊人才”專項資金,為連隊“兩委”申請基層就業補貼,將政策帶來的集聚效應最大化。
今年以來,一二九團積極面向各地高校和石河子大學、塔裏木大學,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今年已接收大學畢業生17人。
黨建引領、産業強基、生態增色、人才賦能……如今,鄉村振興的熱浪,正在一二九團廣袤的大地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