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鄉村振興入畫來

作者: 張美玲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2-10-15

  進入10月,南疆秋意正濃,處處都是豐收的場景。

  在三師五十一團的千畝西梅園裏,有序排列的西梅樹一眼望不到頭,十五連居民布阿仙·買買提抬手擦了擦汗,繼續給西梅樹塗白。

  引進圖木舒克市極西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高標準果園,是五十一團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的重要舉措之一。

  五十一團曾是兵團深度貧困團場。2019年,這個團場提前一年脫貧摘帽;2021年,團場實現生産總值16.8億元。

  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團場,短時期內何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答案是:用富民産業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這一點,從布阿仙·買買提家的變化便能窺得一斑。

  説起自家發生的變化,布阿仙·買買提感慨良多:從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如今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幸福生活,這離不開團場好政策的扶持。去年,五十一團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圖木舒克市極西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建設的果園離家近,工資也高,進公司打工是許多人眼裏的“香餑餑”。通過連隊“兩委”推薦,布阿仙·買買提順利進入公司工作。

  産業要富民,必須得走規模化、集約化之路。

  養了很多年羊的亞合甫·色買提沒想到,養羊也是門“技術活”。

  “飼料怎麼搭配、什麼時候打疫苗、什麼時候喂飼料……都是有講究的,科學喂養,羊才長得壯。”在位於五十一團四連的安欣牧業養殖示範基地,亞合甫·色買提和記者聊起自己新學的養殖技術很是感慨。

  安欣牧業養殖示範基地於2021年7月落戶五十一團,存欄肉羊2萬隻,基地以“公司+基地+職工”模式運營,由團場提供場地,公司提供技術、管理等服務,職工群眾負責養殖。

  去年9月,有多年養殖經驗的亞合甫·色買提到基地工作,負責1350隻肉羊的育肥和繁育。“每月有4000元的工資,每增加一隻羊羔還有35元的額外收入,一年下來能掙不少。”亞合甫·色買提高興地説。

  近年來,五十一團將畜牧業作為産業發展的主要增長點,除了引進圖木舒克安欣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天山金昱牧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還大力建設養殖小區,先後有7個養殖小區、282棟養殖圈舍投入運行。受益於畜牧産業升級,越來越多的職工群眾像亞合甫·色買提一樣成為養殖專業戶。

  看到家鄉發展勢頭好,不少人回到團場,六連居民艾裏·艾山就是其中的一位。這幾年,六連積極發展城郊經濟,打造了包括農業産業園、商業服務園以及文化主題園在內的文旅綜合體。

  今年2月,艾裏·艾山在文旅綜合體商業街開了一家快遞站,既能幫商戶和職工群眾接收快遞,還可以將本地農産品發往外地。艾裏·艾山告訴記者,除了創業機會多,吸引他回來的,還有連隊良好的環境。

  過去,連隊道路不平,房子破舊,大家都想搬離連隊住樓房。近年,六連對連隊379套庭院進行美化,如今的六連,道路寬敞整潔,房屋規劃有序,庭院花香四溢,處處呈現美麗的田園風光。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6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