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軌道上的京津冀”穿越時空促協同-新華網
2024 03/26 09:03:50
來源:新華網

瞭望 | “軌道上的京津冀”穿越時空促協同

字體:

  十年來,三地以軌道為骨幹的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加密,區域運輸服務品質持續提升,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正從“藍圖”變為現實

 “津興城際鐵路開通後,大興機場到天津西站最快只需41分鐘,海外供應商來天津總部洽談更方便,我們的‘雙城優勢’將更加凸顯。”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惟真 王民 陳旭 劉淏煜

  早上8點半,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薛晨走進永清東站,“高鐵+地鐵”是她首選的通勤方式。“津興城際鐵路開通後,去北京上班所用時間縮短了近一半,跟坐地鐵一樣方便。”薛晨説。

  交通一體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十年來,三地以軌道為骨幹的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加密,區域運輸服務品質持續提升,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正從“藍圖”變為現實。特別是,隨著“軌道上的京津冀”不斷完善,資源要素加速流通共用,城市生活也更加便捷。

  織密軌道重塑“時空”

  道路通則百業興。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日前表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網絡加快構建,主要城市1~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日益織密的軌道交通,正在重塑京津冀的時空距離。

  城際鐵路網建設加快推進,成為連接城市的交通“動脈”。十年來,以北京、天津為核心樞紐,貫通河北各地市的全國性高速鐵路網基本建成,京張高鐵、京哈高鐵等相繼建成通車,實現區域地級以上城市高速鐵路全覆蓋。京津城際延伸線、京雄城際、津保鐵路等建成通車,北京至6個毗鄰區域全部實現1小時內通達,形成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鐵路營業裏程達11295公里,其中高鐵2576公里,佔比22.8%。

  在鐵路建設拉近城市間距離的同時,地鐵軌道交通線網絡進一步織補、融合、優化,為城市交通“動脈”供血。2023年底,北京市已開通城市副中心線、懷柔-密雲線、通密線和S2線等4條市郊鐵路共400公里。北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裏程達836公里,裏程數居全國第一。

  作為“軌道上的京津冀”標誌性線路,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途經北京通州、河北三河等地,全長約81.2公里,建成後三河市燕郊鎮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僅需9分鐘。

  在通州區北運河河岸,正加緊建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將整合2條城際鐵路、4條城市軌道交通、1條骨幹鐵路、1條市郊鐵路和15條公交接駁線路,是“軌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點。

  “建成後,雄安新區及天津濱海新區遊客1小時內、河北唐山市遊客35分鐘內、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15分鐘內即可抵達北京城市副中心。”京投樞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曾國華説。

  促資源要素流通共用

  “軌道上的京津冀”讓資源要素便捷地流通、互補、共用,為企業降本增效,更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借助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更多企業選擇“北京研發、津冀落地”。日資企業SMC(中國)有限公司,將總部和研發中心留在北京經開區,生産配套功能落地天津、河北等地,實現生産效率和成本“一升一降”。

  “隨著軌道交通日益便利,公司進一步優化在京津冀地區的業務布局,銷售額翻了近一倍,未來還將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該公司總經理馬清海説。

  同樣受益的,還有天津異鄉好居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該公司落戶天津西站附近的天津陸家嘴金融廣場,研發中心則設在北京中關村。“津興城際鐵路開通後,大興機場到天津西站最快只需41分鐘,海外供應商來天津總部洽談更方便,我們的‘雙城優勢’將更加凸顯。”該公司副總經理史毅介紹,企業2023年營業收入達2億元,凈利潤4000余萬元。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突破1萬家。北京輸出津冀技術合同由2013年的3176項增長至6758項,年均增長率7.8%;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元增長至748.7億元,年均增長率26.5%。

  “軌道上的京津冀”也在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與天津武清站僅100米之隔的京津佛羅倫薩小鎮,以海外品牌直營和低價折扣的運營模式備受歡迎。目前,小鎮擁有超過3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集合購物、娛樂、餐飲多種功能,成為京津冀地區重要的文旅地標之一。

  近年來,小鎮引進了以賽車文化體驗為主題的V1汽車世界、以文化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創意米蘭時尚生活廣場等項目,衍生出智慧“新商圈”。2023年,“新商圈”內核心項目客流量達1200萬人次,營業額超50億元,多項指標實現翻倍增長。

工作人員在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盾構隧道內進行巡查(2024年2月3日攝) 王曉攝/本刊

  城市生活新方式

  “軌道上的京津冀”讓三地的城市生活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現在上班靠趕公交,基本上是睜眼就走、到家就睡。”家住燕郊的張洋説,每當路過22號線施工現場,心裏都盼望早日開通運營。“到時候,我從家到北京的單位只需30多分鐘,坐著地鐵跨城上下班的願望就要實現了。”張洋説。

  軌道暢通正在促進人才資源共用。截至2022年,京津冀地區共吸引具有碩博士學位的創業人才35.5萬名,比2014年增長了2.7倍。

  2019年,中煤天津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從河北遷入天津。“高鐵將周邊城市聯繫在一起,加速了人才交流。我們公司不少員工在京冀兩地居住,過著雙城生活。”該公司副總經理杜玉明説,公司2023年營收突破15億元、合同額突破30億元,引進高端科研人才26名,發展勢頭喜人。

  更便利的交通也推動著京津冀公共服務高效共用。2023年12月26日簽署的《關于推進京津冀三地先行區(市)醫保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為在天津、河北參保卻長期工作居住在北京的群眾,免除了報銷醫療費用的奔波之苦。

  就在同一天,三地簽署協議,實現社保卡在政務服務、社會保障、交通出行等領域“一卡通行”。目前,京津冀區域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15億,在持實體社保卡就醫、交通出行等方面基本實現互通互用。

  “如今,京津冀地區的綜合交通網絡,正逐步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變為現實。”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説。

【糾錯】 【責任編輯:許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