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2025年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軟體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披露的數據顯示,北京已建成全國領先的高品質5G網絡底座,累計建設5G基站近15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69個,位居全國首位,為“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落地築牢基礎。

圖為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基礎設施處副處長催笑在發布會上發言。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北京持續加碼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據北京市經信局信息化基礎設施處崔笑介紹,目前全市已新建或改造超過1.7萬個5G-A能力基站,完成6.7萬個5G輕量化基站升級,實現五環內全域連續覆蓋,重點産業園區、製造業密集區域等關鍵場景5G-A網絡全覆蓋,且全面支持IPv6技術,網絡服務能力與覆蓋廣度持續領跑全國。截至2025年9月末,全國5G基站總數已達470.5萬個,北京以佔全國約3.2%的5G基站數量,實現了更高質量的網絡覆蓋與人均配置水平。
融合應用規模化賦能産業提質增效
北京“5G+工業互聯網”已從試點探索邁入規模化落地新階段,在重點行業的賦能成效持續顯現。目前,工業領域規模以上企業5G應用滲透率穩步提升,5GRedCap、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突破400萬大關,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汽車、生物醫藥等行業,機器視覺質檢、遠程設備操控、生産現場監測等典型場景已實現規模化落地。
實打實的技術賦能帶來了顯著的生産效益提升。數據顯示,北京已培育8家國家級5G工廠,這些企業的生産效率平均提升15%以上,不良品率降低20%左右。“這些變化生動體現了融合應用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也為更多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踐路徑。”崔笑&&。這與國家“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的發展導向高度契合,該工程明確到2027年將建設1萬個5G工廠,推動融合應用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創新發展。
構建完善生態體系降低轉型門檻
為推動“5G+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北京從標準制定、生態培育等多方面發力,為産業轉型提供全鏈條支持。在示範引領方面,北京引導企業開展生産全流程數字化改造,推動生産模式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升級,同時建立5G工廠建設標準體系,明確基礎設施、技術應用、數據治理、效能提升等指標要求,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清晰“路線圖”。
在生態打造上,北京已培育20余傢具備核心競爭力的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7家5G應用産業方陣創新中心,形成覆蓋多行業的解決方案庫,為中小企業提供“菜單式”服務,大幅降低企業轉型的技術門檻與成本壓力。這種生態構建模式,與國家推動産業鏈融通發展、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政策導向相一致,為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北京市經信局&&,下一步將持續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産業高質量融合,持續提升工業企業技術創新與産業融合能力,做強北京“5G+工業互聯網”産業生態,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