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召開2025上半年北京市工業和信息軟體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級領導王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都市産業處(食品産業處)處長鄒根紅,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數字産業處副處長張金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智能製造與裝備産業處副處長梁洪郡等出席發布會,對相關情況進行解讀,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提問
問題:我們關注到近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了《北京市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2025年)》,您能否就相關政策進行一下解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數字産業處副處長
張金瑞:
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對北京市人工智能産業創新發展的關注。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技術正快速發展,大模型應用成本急劇下降,已進入行業應用的臨界點。近期,我們以人工智能和工業領域深度融合為主線,聚焦工業研發設計、生産製造、質量管控等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編制印發了《北京市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2025年)》,&&了16條政策措施,重點瞄準解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的五個方面問題。
第一,重點提升高質量行業數據供給能力,支持建設一批高質量工業數據集。支持企業加快開展工業數據採集、匯聚、清洗、標注等工作,推動形成一批高質量工業數據集。鼓勵企業用好人工智能數據沙盒制度,給予“首用免費”支持政策,讓工業數據參與模型訓練,形成“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的數據供給能力。通過數據要素示範獎勵政策,對工業數據“首登記”“首入表”“首交易”“首開放”給予資金支持。
第二,重點提升行業大模型基礎能力,培育頭部行業大模型和通用智能體。支持企業開發部署行業大模型,結合模型API調用量、服務企業數量、權威基準測試排名等指標,對具有行業推廣性的大模型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算力補貼。支持構建高性能通用智能體,結合日活量、日均啟用次數等指標,對於具有行業推廣性、顯著提升製造業效率和優化生産管理的通用智能體,對其運營所産生的算力成本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算力補貼。此外,我們指導北京市數字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了智能體工作組,支持相關單位研製大模型與外部資源集成的標準化通信協議,加快推動相關標準的立項發布和應用推廣。
第三,重點提升模型應用服務能力,增強大模型倣真驗證和智能安全保障能力。支持企業面向製造業的研發設計、生産製造、質量管控等環節,搭建行業倣真驗證&&,對搭建具有行業通用性倣真驗證&&的市級産業創新&&,參照《市級産業創新&&管理辦法》給予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支持。此外,我們支持企業建設模型安全靶場,並對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安全保障&&給予最高3000萬元支持。同時,我們支持企業進一步用好模型安全靶場,通過模型安全靶場降低安全應用門檻、提升模型安全性、減少企業風險,促進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可信發展。
第四,重點提升智能産品産能,提高裝備、産線、工廠等多層級的智能化生産能力。在單機裝備層面,我們支持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裝備的研發設計水平,並通過“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政策給予支持。在産線層面,支持企業搭建 AI PC、AI 手機、AI 眼鏡、智能機器人等智能産品中試&&和柔性生産線,對重點領域的重大中試&&及柔性産線項目,參照相關政策給予支持。在工廠層面,支持企業應用具身智能大模型、5G等技術,部署具身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等設備,率先在北京打造具身智能工廠示範標杆,並通過“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政策給予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獎勵,該政策將於近期發布,歡迎大家關注。
第五,重點提升複合型人才供給,強化人才培養和技術諮詢服務。支持設立“AI+工業”階梯式課程體系,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實訓基地,面向工業企業組織開展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培訓。鼓勵通過遴選等方式,構建工業領域人工智能企業服務庫,通過供需對接、交流等形式,為工業企業提供人工智能技術及解決方案諮詢服務,幫助工業企業加快實現大模型場景落地。
再次感謝各界朋友的關注!我們誠摯歡迎大家用好政策、宣傳政策,共同為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動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