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婦聯、市直機關工委聯合舉辦了“清廉家風城市體驗路線——北京市直機關周末家庭日”主題實踐活動,來自市直機關的30組家庭代表走進中華世紀壇、太陽宮好家風廉潔文化園,通過文化浸潤厚植清廉根基、涵養廉潔家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訓昭昭,“廉潔齊家”正是涵養家國情懷最深厚的根基。

7月5日,黨員幹部家庭代表走進中華世紀壇“何以家國”文化主題展,在典籍的墨痕裏、家書的字縫間、影像的光影中,觸摸那些與家風交織的精神傳承。

千館萬員講家風,小小講解員將歷史長河中閃耀着廉潔光輝的家風典範娓娓道來,王羲之“執事有恪”“積善余慶”的家族風骨,司馬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醒世訓誡,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立德之本,曾國藩清廉為官的作風與“欲請廉字,須從儉字下工夫”的處世智慧……讓現場家庭深受啟迪。

展廳內,一封封家書成為最動人的情感紐帶。趙一曼烈士臨刑前寫給七歲兒子“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的絕筆信,老黨員楊善洲“不佔公家一丁點便宜”的廉潔奉公故事,讓所有人肅然起敬。

宋代畫作《子母雞圖》繪就出“母慈子孝”的家風寫照

傳統文化數字互動體驗區裏,孩子們輕點屏幕,梅蘭竹菊這些寓意高潔的經典畫作,通過AI技術瞬間在眼前生動還原。
拓印清風,巧繪“廉”心。互動體驗環節,在專業老師帶領下,以家庭為單位分工協作,孩子們為象徵清廉的荷花圖描邊賦色,家長們則體驗起非遺技藝——金石傳拓。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八字出自諸葛亮《誡子書》的警世箴言,在家長們的細心拓印下躍然紙上。當拓印文字與孩子描繪的荷花扇面巧妙組合,一把承載廉潔家風的“清風扇”就此誕生。
家風促廉潔 廉潔育家風
陽光路上,清風相伴。7月12日,黨員幹部家庭代表來到太陽宮好家風廉潔文化園,在“陽光路上 清風習習——好家風是廉潔的基石”主題展中,沉浸感受好家風對清正黨風、政風、民風的精神滋養。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家庭代表們漫步青磚灰瓦間,聆聽家風建設入法入規的歷史意義,觀看反腐倡廉的生動案例,感悟革命先輩的紅色家訓,質樸的文字傳遞着崇廉尚潔、修身齊家的諄諄教誨。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條文,到李大釗“勤政廉潔,慷慨助人”的家訓,從楊開慧、趙一曼給子女的家書,到焦裕祿“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家風遺産,每一處展示,都讓家庭代表們深刻體會到家風連着黨風、家廉才能政廉的深刻內涵。

“嚴於律己是家風,恭謙禮讓是家風,清正廉明是家風。”主持人和小小講解員共同誦讀《家風頌》,字字鏗鏘,句句有力,將廉潔家風植入每個人的心田。
現場,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大家認真學習香囊製作技藝。“清香伴身,警鐘長鳴”,小小的香囊成為家庭間傳遞廉潔自律的貼心信物。
參加活動的市直機關家庭紛紛&&,此次活動形式新穎、內涵豐富,不僅是一次生動的廉潔教育課,更是一次溫馨的家庭文化之旅。通過參觀學習,深刻領悟了好家風對個人成長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性;通過動手實踐,在親子協作中增進了感情,更讓清廉自律、修身齊家的理念變得可觸可感。今後將自覺把活動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融入日常,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傳承優良家風、築牢廉潔防線,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貢獻力量。
隨着“清廉家風城市體驗路線” 的正式推出,市直機關黨員幹部可循着包括中華世紀壇、太陽宮好家風廉潔文化園在內的六條精心規劃的路線,打卡熱門景點,在文化浸潤中凝聚“家力量”,以萬千好家風共築新時代文明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