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7月5日,2025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京召開。軟通華方作為清華同方合法傳承品牌,在信創領域備受關注。軟通動力計算産品與智能電子業務總裁韓智敏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軟通華方繼承了軟通動力的軟體基因與清華同方的硬體基因,將以“軟硬一體”全方位業務能力在信創領域構建獨特競爭力。
新華網:目前軟通華方作為獨立品牌已正式啟航,從清華同方到軟通華方,既承載了歷史的榮光,也肩負着獨立發展的使命。軟通華方作為清華同方唯一的合法傳承品牌,名稱中“華方”二字有什麼寓意?
韓智敏:“華方”引用了清華同方裏的“華”和“方”兩個字,同時繼承了軟通動力的軟體與清華同方的硬體基因。“華”在中文裏寓意華麗、榮耀、光輝,而“方”則主要代表方向、規則、秩序、嚴謹,彰顯了産品的品質,體現了我們嚴格的生産管理體系和創新的研發能力。
新華網:您認為哪些源自清華同方的核心基因是必須傳承堅守的?在哪些方面需要進行大膽創新以適應新格局?
韓智敏:在傳承方面,我們要傳承清華的科研精神、創新精神,秉承鑽研創新能力,同時也要繼承社會責任和民族擔當。清華同方作為耕耘了28年的國家民族品牌,是國家信創“四梁八柱”企業之一,在加入軟通動力後,要繼承清華同方的光榮傳統,承擔起相應責任。
在創新方面,要發揚軟通動力在底層軟體、科技創新、AI能力上的積累。軟通動力作為一家有20年歷史的上市公司,在數字化轉型、IT諮詢、IT服務等方面積累了大量底層軟體數據類工程師的工程能力,因此要將清華同方的硬體能力與軟通動力在軟體行業的能力相結合,打造軟硬一體、全棧智能的解決方案,為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成本更低的AI應用部署路徑。
新華網:融入軟通動力體系後,軟通華方顯著增強了“軟硬一體”的綜合服務能力。這種能力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幫助軟通華方建立獨特壁壘?
韓智敏:我們提及的“軟硬一體”理念,源於軟通動力二十年的深厚積累。作為上市公司,軟通動力在金融、教育、運營商及互聯網等領域,深度參與了大量業務系統和核心系統的軟體開發。展現了軟通動力對業務和流程的深刻理解及強大的軟體能力。
而軟通華方作為清華同方的唯一傳承品牌,已在硬體底層架構、技術創新、生産設計、質量控制、流程工藝及服務體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成為民族科技品牌的佼佼者。
我們將軟通動力的軟體能力與軟通華方的硬體實力相結合,並融入AI技術,形成了從AI底層架構到應用軟體、北向生態,再到行業諮詢與落地、模型部署及算子調優適配的全方位交付能力。這種軟硬結合的一體化交付能力,是軟通華方在行業中的一大差異化優勢。
新華網:軟通華方定位為“中國領先的全場景智算産品及服務提供商”,在競爭激烈的信創市場,您認為軟通華方的能力和優勢分別是什麼?
韓智敏:我認為研究信創的核心目的是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讓我們能夠有自主可用的軟硬體産品和解決方案,進行國際化競爭。軟通華方的優勢在於行業領頭地位,清華同方有着28年的産研銷服體系、核心技術以及硬體積累;軟通動力有着20年的軟體能力、理解能力、代碼能力、交付能力等。因此軟通華方的核心能力是軟硬結合,在硬體基礎上,利用積累的底層代碼、操作系統等能力,結合對AI的理解和交付能力,將客戶應用通過數字化AI工具變成可落地的信創模型,這是軟通華方在信創賽道的獨特核心競爭力。
新華網:作為北京信創龍頭企業,軟通華方在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支撐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方面承擔了哪些關鍵角色?
韓智敏:去年在北京市政府、通州區政府、北京市經信局的大力支持下,軟通動力收購了清華同方的計算機業務板塊,我們將信創總部建立在通州的京津冀信創小鎮,這也是京津冀一個重要的信創産業基地。作為龍頭企業,我們也有義務助力北京建立信創産業生態建設,尤其是與上下游生態夥伴共同推動信創解決方案在北京市的應用落地。
我們在通州投資13.8億,打造全智能生産製造基地來生産人工智能服務器,今年年底主體結構封頂,明年中旬正式投産,預計未來會給北京市的信創産業帶來可觀的增量産值,切實為北京信創産業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