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尋座、智能同傳——看傳統會議插上“數字翅膀”-新華網
2025 07/04 08:30:24
來源:新華網

智能尋座、智能同傳——看傳統會議插上“數字翅膀”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記者吉寧)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各類創新成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深刻改變着大眾生活和工作方式。正在北京召開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已成為眾多前沿數字技術的展示舞&。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數字化細節,讓人不禁感嘆會議也能如此“數字化”——許多會務痛點場景,正在被先進的數字技術改寫,賦能會議本身。

  這是7月1日拍攝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經濟國際交流合作體驗區。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在大會的一場會議上,記者發現除了傳統同聲傳譯,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多語種和同音色翻譯支持,外籍嘉賓的發言實時轉譯成中文出現在屏幕上,讓在場人士一眼了解演講內容,不但速度更快、更實時,還避免了內容的遺漏。

  現場的一名參會嘉賓張女士告訴記者:“以前聽會碰到外籍嘉賓發言都要借助同傳耳機,耳機有故障還要換,非常麻煩,現在直接看著屏幕就把內容全搞清了,非常方便。”

  智能尋座技術也開始大顯神威。步入大會開幕式會場,一項貼心的數字化服務——智能尋座開始為參會者帶來便利。在以往的大型會議中,尋找座位常常讓參會者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而現在在開幕式門口,豎立了顯示屏,參會嘉賓只要站在屏幕前通過刷臉等方式,系統就會迅速匹配會場座位,為嘉賓作出精準指引。

  作為人工智能大模型同傳系統的技術支持企業,火山引擎相關負責人介紹,AI同傳方案基於豆包·同聲傳譯模型等技術打造,能夠在複雜的語境、環境下捕捉精確含義,並對句子結構和語境進行全面理解和整句輸出。“就像一個人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對嘉賓進行演講,整個系統現在運轉良好。”

  不止於我們看到的人工智能同傳和數字尋座等功能,更多數字化手段正在細微之處體現。全息提詞器可將提詞界面在空中直接成像,僅演講者視角可見,打造“脫稿演講”效果,開幕式歌曲完全由AI打造……創新浪潮撲面而來。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劉維亮介紹,多項新技術新産品正在大會中率先應用推廣,大會全程採用AI大模型同傳,探索應用演講嘉賓聲紋復刻的“AI真人”同傳應用,突出“智能+綠色”辦會理念,全面實施現場無感通行,推行開幕式會場智能尋座、可交互空中成像提詞器講&等系列新技術、新産品。

  這是7月2日拍攝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企業會議作為數據與決策信息的樞紐,其數字化升級是推動數據要素流通的關鍵環節。在此過程中,智能尋座、同傳等應用展現了人工智能賦能的初步成果,但這僅僅是其潛力的冰山一角。《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隨着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突破,越來越多數字化解決方案走進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為各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開啟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未來。

【糾錯】 【責任編輯:展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