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至5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京召開。國際電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李季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中國電競産業需在賽事體系、俱樂部運營規則和人才體系建設上形成三位一體,通過落地全球電競産業可持續發展倡議,推動電競與教育、文旅、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同時挖掘IP授權、數字資産確權等新經濟增長點,提升中國電競的國際話語權。
新華網:隨着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電競産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背景下,您認為當前中國電競産業面臨的最關鍵挑戰是什麼?
李季:當前中國電競産業面臨的關鍵挑戰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第一,全社會對電競的認知仍較為模糊,不少父母擔心青少年沉迷其中會影響生活與學習,學校、政府管理部門及電競組織在整體認識上也比較模糊。第二,電競俱樂部運營體系不夠公平多元,目前國內電競俱樂部的運營大多由大廠和大游戲公司作為推手,缺乏更廣泛的參與和競爭環境。第三,人才體系建設亟待加強,電競産業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但當前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善。此外,隨着未來大規模無人武器和無人技術的使用,電競選手與未來戰士的關聯認知需要全方位提升,這也對電競行業的社會認知和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華網:您認為國際電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將如何進一步規範電競行業的市場秩序,推動電競産業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
李季:我們提出並落地全球電競産業可持續發展倡議,通過三個關鍵抓手來推動:
建立電競專業學科與人才培養基地。計劃在國內選取 100 個院校,建立電競專業的學科和人才培養基地,為電競産業輸送專業人才,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為産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打造電競主題文旅融合基地。在全國挑選 30 個地方,建設以電競為主題的文旅項目融合基地。以上海打造全球電競之都、北京提出 “電競北京” 為例,電競産業已成為城市産城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文旅融合,拓展電競産業的應用場景和發展空間。
建設電競産業園區和基地。打造以電競産業硬體生産、賽事運營和産品授權為核心的産業園區和産業基地,整合産業鏈資源,形成産業集聚效應,推動電競産業的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新華網:在傳統贊助之外,您看到電競産業最有潛力的新收入來源是什麼?
李季:除了傳統贊助與賽事獎金外,未來實體電競會形成大量的數字資産和數字確權的矩陣。首先,隨着數字內容産業向更深更廣的領域發展,電競産業未來將産生大量IP,這些IP在衍生品開發和授權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能夠拉動全産業鏈的發展。其次,在Web3全面推廣和使用的背景下,電競行業産生的數字資産和數字確權將成為未來每個城市、每個俱樂部重要的資産組成部分。
新華網:此次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吸引了眾多國際組織和國家參與。在國際電競交流與合作方面,國際電競委員會中國委員會有哪些具體計劃和舉措,以提升中國電競在國際舞&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李季:在此次大會的電競國際論壇上,我們與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電競組織、俱樂部等機構共同發起了全球電競産業可持續發展倡議,為國際電競交流與合作奠定了重要的理念基礎。在未來的發展宗旨中,中國電子競技委員會將聯合中亞五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俱樂部、體育賽事組織和電競企業,吸引他們加入我們的建設平台,共同推動電競産業的發展。如今我們可以看到電競産業的發展已經和過去的行業和賽事不一樣了,它已經成為無國界、無邊界的産業,我們將積極促進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賽事合作和人才培養,打破地域限制,提升中國電競在國際舞&上的參與度和影響力,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