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5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京召開。北京市經信局數字産業處副處長陳光明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北京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當前AIGC賽道技術成熟、潛力巨大,亟需推動落地,本次大會舉辦AIGC大賽旨在挖掘稀缺人才。大賽核心特色在於緊密銜接市場化和配套人才培育體系。AIGC技術將通過創造“新內容、新平台、新模式”三個維度拓展數字經濟産業邊界,其技術成果還將外溢至整個數字經濟生態。
新華網:請問組織這次大賽的初衷是什麼?大賽有哪些區別於其他AI賽事的特色?
陳光明:北京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去年我們發布了《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今年又相繼推出《北京市關於支持信息軟體企業加強人工智能應用服務能力行動方案》和《北京市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當前AIGC賽道技術迭代已到達臨界點,在短視頻及文化創作領域具備規模化爆發潛力。
因此我們亟需推動該領域應用落地。實踐中發現,除工具外更稀缺的是人才。本次大賽旨在挖掘優秀團隊與人才。區別於其他賽事的特點主要有二點:第一,緊密銜接市場化。優秀成果將與産業方直接對接,在展覽中展出或被品牌方收購,創意可直接應用於短視頻、廣告等場景,實現“內容創作-價值變現”閉環。第二,配套人才培育體系。大賽啟動後將組織AIGC頭部企業深入院校開展線上線下培訓,通過“以賽促訓”構建人才培養機制。
新華網:您認為AIGC技術將如何推動數字經濟的産業邊界拓展?
陳光明:要拓展數字經濟産業邊界,需要有三個方面的溢出:新內容、新平台、新模式。
具體來説就是,在新內容維度,變革內容創作方式,拓展創作邊界。優質內容可快速應用於視頻、元宇宙等領域,形成新型數字消費模式;在新平台維度,AI催生了使用這一工具的新型創作者社區;在新模式維度,數字技術極大降低了創作內容的難度,使數字游民和小工作室能創作出更優秀的內容。
除此以外還需關注技術外溢效應:AIGC與智能世界模型、工業智能等細分領域的底層技術,如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等高度重疊。AIGC賽道通過商業驅動率先孵化成熟技術,其成果將外溢至整個數字經濟生態。
新華網:在大賽中,政府、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如何協同構建創新生態?
陳光明:政府層面由北京市經信局、廣電局和朝陽區共同發力:經信局作為産業部門聯合廣電局、朝陽區進行政策引領與資源整合。高校端如中央美術學院等六大院校發揮青年創意人才孵化器作用,學生運用AIGC創造的新型敘事邏輯將反哺行業。企業端分為工具供給方和需求方,實現創作成果與市場需求的直接對接。典型案例中,大賽作品可應用於探路者品牌傳播、吳哥窟IP宣傳等項目,通過市場反饋形成“技術-人才-市場”的迭代閉環,推動北京建設AIGC創作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