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為迎接即將舉辦的“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以及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北京市昌平區委員會宣傳部組織的會前探營活動如期舉行。來自行業內外的多家媒體兵分三路,前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昌平未來科學城東區、昌平園中心區等地參觀采風,深入探訪昌平區在創新藥、合成生物、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創新成果與産業生態。
醫療器械産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是北京市十大高精尖産業的重要方向,也是昌平區重點規劃布局的産業賽道。在采風活動中,愛博諾德、國際醫療器械城(東區)、愛康宜誠、匯智贏華、昌科華光等代表點位,全面呈現了昌平區作為北京醫藥健康産業核心承載地的創新實力。
已在眼科領域深耕15年之久的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眼科醫療器械為主要業務方向,其20餘款人工晶狀體産品打破國際壟斷。
北京愛康宜誠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技術亦是“中國製造”的代表器械。作為全球髖關節市場佔有率前十的中國企業,愛康醫療的3DACT技術&&實現了鈦合金植入物80%孔隙率精準構建,模擬松質骨結構,促進骨細胞生長。愛康醫療以93項三類國家註冊證、511項發明專利的硬核實力,推動骨科植入物價格降至進口産品的1/3。
國際醫療器械城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支持下,由昌平區重點打造,昌發展負責運營管理的聚焦高端醫療器械、精準醫療、生物技術等方向的專業化複合産業園區,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20余萬平米,東區約43萬平已投入運營,目前已聚集了數十家高精尖企業,涵蓋了類腦智能、植介入器械、高端診療設備、生物醫用材料、醫美器械、體外診斷等細分領域的醫療器械産品,形成了具有示範性、標杆性、旗幟性的醫療器械産業發展“昌平模式”。西區已啟動開工建設,承載領先企業的技術研究、産品開發、成果轉化、驗證迭代、落地應用等全周期發展需求。在國際醫療器械城(東區)建設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交流中心,與國內外監管機構、行業協會、臨床醫院、科研機構、高校等聯動,通過數智化集聚政、産、學、研、用、金、醫、展、銷、培、媒的深度融合,構建醫療器械行業全方位的創新生態系統。
匯智贏華作為國內首個微創介入高端器械大動物模型試驗&&,已累計完成1.6萬台大動物手術,服務超500家企業與科研團隊。通過與斯坦福大學Biodesign中心合作,匯智贏華構建“醫工結合”轉化體系,培養兼具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推動數百個産品完成臨床前驗證,覆蓋了從創新設計到臨床應用的全鏈條驗證環節。
此外,園區內北京昌科華光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運營至今已為40多個項目提供全鏈條服務,覆蓋有源、無菌和IVD醫療器械等領域。截至目前,昌科華光已協助客戶取得北京市首張註冊人制度下二、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累計為300余個項目提供分類界定等服務,推動10余個進口産品落地生産,成為醫療器械創新轉化與國際化的關鍵樞紐。
為保持産業定力,明確産業發展方向,昌平區政府結合醫療器械産業基礎,於2023年4月發布《昌平區醫療器械産業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年)》,旨在高水平構建具有昌平特色的醫療器械産業集群。依託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醫療器械創新北京服務站及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圍繞創新醫療器械研發上市,為企業提供人員培訓、定制諮詢、審評前置等六大方面服務,並通過及時跟進、專人指導、定期溝通等方式,對重點項目開展跟蹤服務。截至2024年底,昌平區醫療器械領域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8家、專精特新企業78家、上市企業9家。截至目前,昌平區企業累計獲批國家創新醫療器械30個。
昌平區相關負責人&&,未來,昌平區將繼續圍繞醫療器械産業,持續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培育力度,鏈結導入更多國際國內高端創新資源。以“釘釘子”精神久久為功,推動産業發展,“釘”住生命科學研發資源向製造業領域外溢的潛在方向,“釘”住醫療資源協同創新的融合方向,“釘”住昌平“專精特新”式研發生態內核的增量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