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昌平丨一座宜居、活力、幸福之城-新華網
2025 05/21 19:42:22
來源:北京昌平區委宣傳部

何以昌平丨一座宜居、活力、幸福之城

字體:

人大附中昌平學校二期加速推進

將累計增加學位4000余個

清華長庚醫院二期、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

擴建工程全力建設

將增加床位1000張

超極合生匯開業便成為網紅打卡地

累計客流超1120萬人次

小米智能工廠二期落成投産

……

2024年

是縱深推進新一輪迴天行動計劃的

攻堅之年

昌平持續聚焦織補公共服務短板

釋放産業發展活力

創新“回天有我”基層社會治理

新一輪迴天行動計劃持續取得積極成效

織密交通路網 讓出行再“加速”

今年7月

太平莊中街跨清河橋正式通車

市民從天通東苑出發

通過這座橋即可跨越清河

前往北苑和來廣營等地區

通行時間將大大縮短

不僅如此

出行在回天

越來越便捷

地鐵17號線已開通運營

地鐵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昌平段全線開工

“一橫一縱”快速化改造工程全面推進

北清路完成總工程量的62%

“五通五暢”主幹路加快實施

定泗路、回南北路建設穩步推進

中東路計劃年內投用

回天地區已全面構建城市路網

  釋放産業發展活力 生活品質提檔升級

今年春天

  回天地區多了一處“網紅打卡地”

  自4月8日試營業至今

  超極合生匯累計客流已超1120萬人次

  回天地區治理的主題

  也從“治大城市病”

  向“謀高質量發展”不斷提檔升級

涵蓋了實體書店、圖書館、文藝活動空間

美術館、中大型影劇院、 文創孵化園等多種功能的

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

已累計接待居民40余萬人次

回龍觀體育文化中心

天通苑體育館等文體設施

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生活在回天越過越精彩

今年上半年

小米智能工廠二期落成投産

天通科技園二期入駐企業100余家

生命園集群註冊平台

新增登記註冊企業40家

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9家

創新型中小企業20家

回天行動計劃

正以産業為引擎激發雙城聯動活力

今年

回天地區開展“回+”雙創活動50余次

舉辦招聘會10余場次

140余家企業踴躍參加

回天地區産商融合

共生共融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回天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也在不斷擴大

人大附中昌平學校二期

1805街區0043地塊中學

1805街區6008地塊小學項目加速推進

將累計增加學位4000余個

清華長庚醫院二期

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工程

全力建設

將增加床位1000張

全市首個中央普惠托育項目落地回天

  “回天有我”基層社會治理 不斷創新

如何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持續升級?

2022年以來

昌平積極開展

“回天有約”基層協商議事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逐步搭建起“四級五步N場景”工作體系

推動黨建引領、協商共治不斷走深走實

逐步打造了“回家議事”“有話好好説”

“龍澤家話”“金域良言”

“左鄰右舍”等一批鎮街、社區級協商議事品牌

“回天有約”體系的顯著成效

體現在四大關鍵轉變上

從“試點先行”到“規則引領”的跨越

標誌着治理模式的成熟與標準化

從“我想做”到“我會做”的轉變

彰顯了居民與幹部能力提升的顯著成效

從“積極議事”到“議定成事”的飛躍

確保了議題的實效性與成果的可落地性

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的深化

體現了治理工作的前瞻性與主動性

  “湯山議事匯”現場

截至目前

該體系已圍繞超過1100個議題展開協商

召開了1600余場次議事會

有效處理了近3.8萬件12345市民熱線訴求

及720余件兩網訴求

展現了強大的治理效能

“回天有約”體系的成功經驗

已在昌平區22個鎮(街道)全面鋪開

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小湯山鎮搭建了“湯山議事匯”平台

延壽鎮創新實施

“延之有理——大家一起來評理”工作法

全區掀起了協商議事的工作熱潮

【糾錯】 【責任編輯:畢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