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昌平 | 北京向北,新生力量涌動-新華網
2025 05/21 19:43:35
來源:北京昌平區委宣傳部

何以昌平 | 北京向北,新生力量涌動

字體:

近日

未來科學城15萬平方米的

合成生物製造創新孵化空間

起步區建設啟動

這裡將打造集“總部辦公+研發平台

+孵化加速+小試中試”為一體的創新孵化空間

滿足各類生物製造産業需求

新質生産力,驅動未來産業

新質生産力

昭示着生産力變革的前進方向

昌平區緊跟時代步伐

“燃”動新質生産力引擎

我區做大做強

醫藥健康、先進能源、先進製造

三個千億級主導産業集群

  合成生物製造産業

  加速領跑 發展迅猛

  年初

  北京市合成生物製造技術創新中心

  和中關村合成生物製造産業集聚區揭牌

  落戶昌平未來科學城

  《昌平生物製造産業發展行動計劃》

  《昌平區支持合成生物製造産業

  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政策

  紛紛&&

  “八個一”支撐體系正在構建

  (“八個一”是指打造一個産業集聚區,組建一個國家創新中心,&&一批産業支持政策,聚集一批優質高效企業,搭建一批關鍵共性平台,設立一批産業發展基金,匯集一批産業骨幹人才,支持一批有效應用場景。)

  在市級有關部門支持下,在未來科學城打造中關村合成生物製造産業集聚區,為生物製造企業聚集提供高品質承載空間,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再造一個百億級産業集群。

昌平搶佔

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製造

等産業發展的先機

在前沿創新藥産業、生物製造

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加速布局

打造未來産業策源高地

  今年上半年,國際生物工程創新中心等8個生物醫藥園區項目集中封頂、總面積達到100萬平米,沙河醫藥健康産業園等4個標誌性項目開工,1-6月全區醫藥健康産業産值同比增長18.3%。

  人才匯聚,創新驅動發展

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

(以下簡稱低碳院)

實驗室內

氫能(氨能)技術研究中心制氫

技術部經理許壯博士

正帶領團隊

着力開發新一代高效鹼性電解水制氫技術

目前低碳院開發的新一代鹼性電解水制氫技術

能把制氫效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

設備小型化30%以上

顯著降低綠色氫能的制取成本

對於氫能在交通和工業等領域廣泛應用

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圖片

項目的順利實施

離不開研發團隊的智慧和努力

也離不開昌平區的政策加持

近年來

昌平區全面聚焦人才

“引、育、用、留”全鏈條全環節

深入實施並持續升級“昌聚工程”人才項目

形成了

以産引才、以才促産、産才融合的

良性發展格局

目前昌平聚集了

56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入駐了清華、北大、北航等41所高校

匯聚了以45名“兩院”院士

181名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

4.8萬名研發人員團隊

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了“練兵場”

依託“兩谷一園”

昌平也集聚了人才資源的“最大增量”

截至目前

“兩谷一園”人才隊伍持續壯大

擁有院士45人

省部級人才、正高職稱以上人才1487人

研發人員4.8萬人

“昌聚人才”146人,佔全區51.4%

入駐10所高校

進駐68個整編制學院

師生總數達10.9萬人

……

千里馬”競相奔騰”

處處涌動着創新力量源泉

  今年上半年,能源谷央企“三率”進一步提升,央企項目開工在建面積38萬平米,央企稅收貢獻同比增長76%;新落地華能智慧綜合能源等企業主體106家,註冊資本金是去年同期的3.4倍。

  專精特新,引領産業升級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灑向新元科技園區

北京正天恒業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的員工

已早早忙碌起來

他們剛剛接到了一份製作不銹鋼工件的訂單

工作人員把相關數據輸入到

車間內的智能設備

“金屬激光切割機”當中

很快

一個可愛的不銹鋼工件樣品就出爐了

圖片

作為一家先進製造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

該公司一直致力於激光技術研發與推廣

一件不銹鋼工件出爐

一個“文明昌平”字樣篆刻印章製成

這種激光切割的方式

不僅在工作效率上是傳統切割方式的十倍

在製作精度上更是能達到千倍以上

在昌平這片創新熱土上

像這樣的“專精特新”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今年上半年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增量位列全市第三

通過政策扶持與精準服務

昌平已培育出近600家專精特新企業

它們如同星辰般

點綴在昌平的創新版圖上

共同照亮了産業升級之路

  今年,昌平區還制定了新型工業化行動計劃,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高成長賽道。作為北京整體規劃“一南一北”機器人賽道聚集區,重點推進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園等項目,該項目已於3月份開工建設,將搭建機器人中試、驗證、檢測等公共服務平台,形成京北機器人産業創新引擎,打造全球機器人應用示範高地,爭取到“十四五”末産值超過2400億元。

 何以昌平,未來可期

  今年上半年,昌平地區生産總值增長 6.8%、排名全市第一,工業、投資等主要指標實現較快增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增強。未來科學城“兩谷一園”、中關村昌平園擴區等重點組團開發全面提速;合成生物製造産業快速發展,搭建 6 個共性技術平台、落戶美國丹納赫公司等 61 家企業,美麗健康、細胞與基因治療、氫能、能源互聯網等新領域新賽道優勢進一步突顯。

  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昌平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北京向北

何以昌平?

“新”

是創新的活力

是更新的魅力

是全新的姿態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創新的力量在這裡匯聚成海

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發生

每一刻都涌動着日新月異的創造

【糾錯】 【責任編輯:畢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