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4月16日電(孫瑞涓)2025年3月,普惠金融-景氣指數達48.84點。當前我國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向新向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企業運行情況良好,經濟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不斷積聚,高質量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

圖1:普惠金融-景氣指數結果
融資景氣度企穩回升
分維度來看,2025年3月,融資景氣度指數為53.58點,較2月上升0.23點。3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3.3%,比上年同期低約45個基點,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持續推動融資成本下降。實體經濟活動復蘇帶動企業融資需求擴張,特別是小微企業生産旺季疊加政策支持,推動信貸投放量增長。人民銀行數據顯示,3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3.64萬億元,同比多增5470億元,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4%,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

圖2:分維度-融資景氣度指數結果
經營景氣度略有下降
2025年3月,經營景氣度指數為47.93點,受季節性、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較2月微降0.24點,小微企業運行情況處於正常波動範圍內。製造業出口導向型企業或受國際貿易環境波動影響,訂單量增長放緩。隨着春節效應逐步消退,服務業企業或受消費需求季節性回落制約,營收增速承壓。整體來看,小微企業信心仍保持向好態勢。問卷調查顯示,約六成企業對二季度經營預期持穩定和樂觀態度。隨着政策“組合拳”落地見效,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復蘇,各類經營主體生産經營活動將進一步恢復。

圖3:分維度-經營景氣度指數結果
行業景氣度:九大行業3升6降
分行業來看,2025年3月,九大行業經營景氣度指數呈3升6降的趨勢。其中,住宿餐飲業、信息服務業、房地産業經營景氣度呈回暖趨勢。伴隨春節後全面復工復産加速與開學季帶來的剛性消費需求,疊加氣溫回暖推動“春日經濟”升溫,中小型餐飲企業客流量有所恢復。信息服務業或受益於人工智能商業化等因素形成新增量。房地産業得益於供給放量、房企營銷力度增加,以及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等多重因素,部分熱點城市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環比顯著增長,回暖跡象明顯。此外,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社會服務業經營景氣度略有下降。

圖4:分行業經營景氣度指數結果
區域景氣度:七大區域2升5降
分區域來看,七大區域經營景氣度指數呈現2升5降的趨勢。其中,東北和西南地區指數有所上升,分別為46.13和47.45點,華東、華中、華南、華北和西北地區指數有所下降,分別為48.01、46.48、45.50、45.47和43.73點。

圖5:分區域經營景氣度指數結果
據了解,普惠金融-景氣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共同推出,由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江蘇銀行、浙江農商聯合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等單位共同參與,由新華指數研究院運營。指數以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融資和發展情況為切入點,從企業經營、融資兩個維度,反映普惠金融市場發展態勢,展現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景氣程度。指數客觀數據主要來自市場金融機構;主觀數據來源於每月對全國5000余家小微企業的調查問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