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丁靜、郭宇靖)如何搶佔技術高點、責任事故誰來處理、數據安全怎麼保障……31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將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推動北京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邁入“法治時代”。
車內無人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在北京亦莊公開道路測試。新華社發
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應用場景。近年來,北京自動駕駛汽車發展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北京規劃建設全國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以來,已實現600平方公里車路雲一體化基礎設施覆蓋。百度、小馬智行、新石器等頭部企業聚集北京,測試里程超過全國總里程的四分之一。
此次發布的條例共7章48條,包括總則、技術創新、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上路通行管理、安全保障、法律責任和附則。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三處處長王慶翔介紹,法條充分總結北京經驗,統籌發展與安全,一方面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營造包容環境,另一方面明確了可預期、可操作的制度規則。
從鼓勵發展看,條例充分肯定技術創新與産業創新,提出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納入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自動駕駛汽車創新鏈和産業鏈,從戰略層面保障自動駕駛産業發展。
從安全管理看,條例提出分階段、按區域開放重點應用場景,對車輛實行總量控制,並且要求車輛在進行道路應用試點之前進行安全評估。條例提出,堅持包容審慎監管,保持科技、産業與就業等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求企業開展道路應用試點前具備數據安全保障能力等。
“有安全護航的發展,才是自動駕駛産業最需要的。”王慶翔説,這次立法首次提出全環節、全流程管理理念,明確了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思路,還提出運營主體購買必要保險。
條例&&讓企業倍感鼓舞。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劉宇説:“以往政策對一些測試行為界定不明確,大家感覺自己是‘黑戶’,條例系統梳理了管理要求,給企業吃下‘定心丸’。”
王慶翔説,隨着自動駕駛邁入“法治時代”,下一步各部門將進一步&&細則,在確保規範與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