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下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羅鑫)經過修繕、布展等工作後,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正陽門箭樓26日起恢復向社會開放。據介紹,“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後,中軸線上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産敞開“大門”。
正陽門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端,由縱置的城樓與箭樓兩座高大建築構成,城樓居北,箭樓居南。作為明清北京內城的正南門,正陽門規模大、形制等級高,見證了中國傳統城市的管理方式。

12月26日,游客在正陽門箭樓外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張立新説,正陽門箭樓向社會開放,是正陽門600餘年歷史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的重要標誌性成果。
據介紹,正陽門箭樓在近年的保護修繕過程中,以“最小干預”為原則,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等,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信息。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上拍攝正陽門城樓。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正陽門箭樓建成於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明清時期與正陽門城樓、甕城等共同構成一組兼具防禦性和禮儀性的城門建築群。正陽門箭樓是北京老城城垣結構的標誌性建築,向南可遙望永定門城樓。
正陽門箭樓的煥新亮相讓年逾七旬的北京市民朱先生非常感慨:“隨着國家的強大,人們對文物保護的力度也在加大,北京中軸線被保護得越來越好了。今天我站在正陽門箭樓上往南看,感到視野非常通透,對比許多年前看到的景象,我能感受到北京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

從前門大街拍攝的正陽門箭樓(1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據介紹,正陽門箭樓未來將通過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舉辦更豐富的社教活動等,讓人們更好地領略正陽門以及北京中軸線的魅力。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上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內參觀展出的建築構件。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拍攝的正陽門箭樓和北京前門大街。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內參觀《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專題展覽。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從正陽門箭樓內向南拍攝的北京前門大街和遠處的永定門城樓。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下參觀城磚上的銘文。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上參觀拍攝。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下拍攝正陽門城樓。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下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內參觀展出的正陽門箭樓模型。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內參觀展出的正陽門脊獸。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內拍攝前門大街的風景。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12月26日,參觀者在正陽門箭樓內參觀。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