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新華網
2024 12/21 10:02:31
來源:第十一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

第十一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京舉行

字體:

  12月20日,第十一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金融賦能新質生産力 踐行責任共創未來”為主題,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新時代下金融企業如何賦能新質生産力,引領金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

  新華網監事會主席譚玉平致辭。

  新華網監事會主席譚玉平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金融業態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日益豐富,金融在賦能新質生産力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金融不僅是資金的提供者,更是資源配置、促進創新、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金融企業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指引,將社會責任、企業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在論壇現場。

  “銀行業要針對科創企業初創期、發展期這些不同的特點,為企業提供適配的金融服務。要持續創新金融産品,更好地適應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要求。要不斷提升風險管控能力,更好地支持科創企業成長和創新。金融機構自身要不斷推進數字化轉型,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在發言中&&,金融具有推動資源高效配置的重要功能,是促進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應以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適應和滿足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需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在論壇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在發言中&&,金融助力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要真正落到責任上。探討金融服務新質生産力的責任保障,可以有三個層面,一是從科技金融與其他大文章的業務交叉入手,推動“科技+綠色”“科技+普惠”“科技+養老”的融合發展;二是要發揮新技術與數據要素的作用,努力緩解制約科技金融的痛點;三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並在治理機制完善中賦予支持科技創新更多的權重。

  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院長吳維海在論壇現場。

  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院長吳維海在發言中介紹,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提出了推動“百千新質生産力行動”,選擇一百個城市、一千個園區共同開展試點,提升發展能力,推動科技水平,培育新的産業、構建新的金融體制,提升全要素的生産率,打造更強大的實踐示範在全國推廣。他&&,建設金融強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戰略的引領,系統謀劃、長期努力、久久為功。

  論壇圓桌對話環節。

  在圓桌對話環節,清華大學全球證券市場研究院秘書長、院長助理遲永勝,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部副主任劉錦濤,中央財經大學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李向軍,元素徵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亮,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動量化投資部負責人高崇南圍繞“打造金融引擎激活企業向‘新’力 引領金融創新踐行社會責任”議題,深入探討在複雜多變的金融環境中,金融機構和企業應該如何定位,如何通過創新舉措激活企業創新活力,助力企業開拓新業務、新模式。

  當日,論壇圍繞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個方面發布了“2024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案例”。

  據悉,本屆論壇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綠色金融50人論壇提供學術支持。

【糾錯】 【責任編輯: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