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 日前,2024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創新引領者、行動者、研究者與倡導者,從技術、産品、商業模式等不同角度分享針對眾多社會問題的“解法”方案,共議如何有效使用企業的核心能力和創新力量,加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彭華崗指出,近年來中國涌現出一大批先行企業,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範式和實踐。其中,華潤集團捐建的希望小鎮,將鄉村振興與企業發展戰略核心能力深度融合;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騰格裏沙漠新能源基地項目,探索出“新能源建設+沙戈荒(沙漠、戈壁和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發展新模式;騰訊發起成立百億元“新基石科學基金”助力基礎科學研究,形成了對中國基礎研究的有益補充。
清華大學副校長、可持續社會價值研究院院長楊斌説,可持續社會價值創造可以幫助企業擺脫囿於“賽道”的慣性思維,從而充分發揮科技的創造能力,成為社會的“善引擎”。
今年9月,廣東東莞一位小朋友在家裏溺水。救護車到達之前,孩子爸爸通過騰訊SSV研發的企鵝急救助手小程序,在醫生遠程視頻通話的指導下給孩子做了心肺復蘇,第一時間把人救了回來。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介紹,這樣的應急網絡已經在中國四座城市落地,培訓了超過60萬急救志願者,接入超過2萬台AED設備,救援約7000例。
近年來,以企業為代表的社會力量運用科技能力和商業能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正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共識。微軟慈善數字技能賦能全球合作總監Gregory Bianchi介紹,通過AI産品的賦能,微軟可以為每個學習者找到最佳的AI技能學習路徑。在中國,微軟已經為超過32萬人提供數字技能培訓。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SSV負責人陳菊紅在現場分享了一則故事——今年“久久公益節”期間,延安一位愛心人士通過“分分捐”給公益項目“愛心餐”捐了一分錢,3天之後他在手機上收到反饋,這一分錢和其他人的捐款一起匯聚成了15元錢,通過微信支付讓一名環衛工人領券在餐廳裏吃了一碗蓋飯,“得到反饋後,他馬上又捐了10元錢,因為他覺得這個事情靠譜,可以持續做下去。”
據悉,本次大會由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辦公室(UNRCO)、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可持續社會價值研究院、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