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傳承600年 香氣氤氳北京城-新華網
2024 12/01 09:05:51
來源:北京日報

指尖傳承600年 香氣氤氳北京城

字體:

圖為谷俊明在香坊中制香。林峰攝

  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香坊,香坊的主人谷俊明是遠近聞名的匠人,講起制香,眼神發亮,滔滔不絕。

  “當着直播觀眾,我敢吃自己製作的香。”他説,但是拋開制香話題,他又顯得有些木訥。

  2023年9月,谷俊明的公司與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約,合作推出具有故宮文化主題特色的手工制香系列文創産品——“靜香歲月·2024甲辰年書香套裝”,包括一本《故宮日曆·2024年》及谷氏香業手工製作的芽莊龍涎、與樂旃檀香品。

  “這是我們與故宮文化傳播公司的首次合作,也是河北傳統制香技藝首次推出具有故宮文化主題特色的産品。”谷俊明説,“這是我最自豪的事。”

  今年50歲的谷俊明,是河北省級非遺項目傳統制香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谷氏傳統制香技藝第十三代傳承人。與香打交道40多年,他堅持傳承古法,手工製作的天然香走俏京津冀。

  600年前,元末明初的山西洪洞縣有個谷莊村,村人世代以制香為業。明初大移民之際,谷莊村多人被遷移到河北廊坊安次區仇莊鄉永定河的一個河套內,移民為了紀念故鄉,也稱這裡為谷莊村。

  “手工制香是一門手藝活,需要耐心和細心。僅香材就有28種,制香的工序有選材、炮製、合香、制香、晾香、窖藏等十幾道。”谷俊明説,“古法制香沒有省事兒的。每個方子的用料配比,都是幾十次或上百次試驗、一克一克調試出來的。600多年的手藝,依靠‘千繁不抽一簡,百味不省一香’的祖訓得以傳承。”

  比如香方中的驅穢避瘟香,有味主料叫降香,但降香有木本黃花梨、藤本對葉黃檀和斜葉黃檀,有海南人口中的花梨公、花梨母,還有緬甸、老撾等地産的番降香等。香方中沒有説明用哪一種,谷俊明就用至少五種降香進行調試比對,最後確定哪種最合適。為此,他專門跑到海南一帶找降香,經過反復調試和比對,發現黃花梨才是首選。

  一款香品的成功問世,需要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復試驗,其中有很多香料都價值不菲。怎麼賺錢,谷俊明其實比誰都清楚,但他説:“母親告訴我,要乾乾淨淨制香。因此無論多難,我都堅持原料用中草藥。”

  不僅如此,谷俊明不斷鑽研古方,提升其親民性。“香方中有一些名貴香材成本高,售價就更高。”谷俊明説,鵝梨帳中香古方中有6種做法,多以龍涎、麝香等名貴的香材為原料,最廉價的一款,主料是沉香、檀香和鵝梨。

  為了找到鵝梨,谷俊明幾乎嘗試了黃河南北所有的品種,但這些梨或汁水過多、或甜味不足,感覺都不理想。“於是我們大膽突破傳統香方,最後選中了汁水不多但分外甘甜的庫爾勒香梨,這款香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眾多香友的歡迎。”

  如今,谷俊明年過五旬,當年擺在父母面前的傳承問題,也成為他要解決的難題。孩子們為啥不願意學手藝?因為手工制香耗時長,利潤低,用工多,異常辛苦,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沉下心來從事又苦又累的傳統手工制香。

  為此,谷俊明學習並開通抖音直播,線上傳播老手藝,沒想到一條展示傳統線香製作工藝流程的視頻,點讚量達4.9萬,這讓谷俊明感到無比自豪。

  “我對非遺‘傳承’的理解是:老輩人把養家糊口的手藝傳給我們,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適應時代發展,進行轉化創新,並得到現代人的認可和發揚光大。這就是傳承。”谷俊明説。(記者 韓梅 通訊員 郭成)

  (原標題:指尖傳承600年 香氣氤氳北京城)

【糾錯】 【責任編輯:杜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