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六十八載征程賡續 體醫工融合構築發展新優勢-新華網
2024 10/29 15:21:12
來源:首都體育學院

首都體育學院:六十八載征程賡續 體醫工融合構築發展新優勢

字體:

  首都體育學院是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一所體育大學。建校68年來,為國家和北京市培養了10 余萬名高層次體育人才。

  面向“十四五”及未來發展,學校確定了“建設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體育大學”辦學總目標,明確了“高水平、小而精、國際化、服務型”的辦學定位,確定了“體醫工”融合創新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突出“體育教育、奧林匹克教育、體育人工智能、體醫融合、文化與新聞傳播、冰雪運動”六大辦學特色,全力將學校打造成為國際奧林匹克研究推廣的國家隊、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主力軍、體育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五年來,學校實現了發展格局的深刻變化、辦學理念的根本轉變和事業發展的提質增速,重要辦學指標實現躍升並躋身國內一流前列,軟科排名連續四年穩居全國體育院校第三名,2020年被北京市確定為“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首都體育學院冰球隊連獲佳績

首都體育學院等速肌力實驗室

  堅持突出特色優勢,強化人才培養中心任務,圍繞體育學一級學科,持續打造“六大辦學特色”,建強全部15個品牌本科專業,推動形成本碩博貫通、學科專業一體化的高水平複合型體育人才培養體系並取得顯著成效。以體育學高精尖學科建設為龍頭,大力推動運動科學與醫學、人工智能、理工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牽頭獲批北京市體育醫學工程學新興交叉學科&&,學科交叉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軟科排名,體育學在全國108所高校中,從2019年時的18位升至第5位,實現重大歷史突破。全面加強一流專業建設,推動9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專業通過師範類專業二級認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佔比達60%,精度排名位列全國體育院校第一位。2023年,學生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實現國獎突破。2024年,在北京市“挑戰杯”創業計劃比賽中刷新歷史最佳成績,獲金獎3項,二、三等獎共計16項,首次捧得“優勝杯”。

  堅定不移走“體醫工”融合發展的特色創新之路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調研學校體醫工融合高精尖創新中心

2024年10月19日 首都體育學院《智能體育與健康(英文)》正式發刊

  學校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前沿優勢研究方向,精心培育體育人工智能、運動精準組學、體育運動分析關鍵技術、運動生物力學關鍵技術等10余個高精尖研究方向,組建高水平複合型研究團隊,建立跨學科、跨領域交叉研究與聯合攻關機制,全力打造“體醫工”交叉學科研究高地和創新人才培養高地。依託學校已有省部級科研&&,牽頭搭建全國首個運動訓練場館與科技創新&&智能互聯的“體醫工融合高精尖創新中心”,系統建設運動與腦科學創新&&、運動生物力學研究&&、體醫工精準組學實驗&&、運動傳感網研究中心等高精尖&&,為産學研用提供有力支撐。成功打造全國首個“科學訓練與主動健康研究中心”獲批“健康北京示範基地”,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聚焦學校體育,以開展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日監測為抓手,在北京市11個區49所學校中開展試點應用,研發建設青少年體育大數據雲&&,有力服務北京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和體質健康,推動健康北京建設。2024年10月18日,全球唯一智能體育英文學術期刊——《智能體育與健康》(Intelligent Sports and Health)正式創刊,成為引領體育學科創新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學術陣地。

  擦亮“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金字招牌

  2020年2月,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復同意依託首都體育學院建設“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 2021年6月,中央編辦批復同意首都體育學院加挂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牌子。2021年12月,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正式掛牌,成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第一個人文知識遺産。作為“雙奧之城”的重要遺産,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將建設成為繼承和發展北京“雙奧之城”獨特遺産的重要載體,全球奧林匹克研究和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全球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管理者學習交流嚮往目的地,國際奧林匹克文化與教育傳播的&&,全球領先的奧林匹克運動科技創新中心以及引領奧林匹克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新高地。

2021年12月16日 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正式掛牌

  為推動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國家品牌和國際&&建設,學校實施“全員奧林匹克行動”,分批次輸送一線骨幹教師到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國際體育組織等機構學習交流。主動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和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打造中外體育人文交流高地。參與全球體育事務,與國際奧委會及國際體育單項組織建立交流機制,國際公平競賽委員會亞洲代表處落戶,牽頭成立“中俄體育院校聯盟”。全面深化與國際奧林匹克學院等研究機構合作,選派師生積極參與全球奧林匹克學術研究和管理者會議,打造國際奧林匹克教育論壇等高端學術會議,為奧林匹克研究和成果轉化貢獻中國智慧。持續打造“武舞融合”品牌,連續十一年執行全球武術文化巡演國家任務,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搭建奧林匹克人才培養&&,培養國際體育組織後備人才。獲批教育部首批“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開設全球治理、PBL交叉學科等課程,開展國際公務員職業生涯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案例研究比賽,有效提升學生全球理解力和跨文化溝通力。全面挖掘和繼承奧運遺産,拓展奧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持續打造全球唯一奧林匹克教育博物館資源。學校以二十多年經驗優勢開拓創建的中小學奧林匹克教育“中國模式”獲市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致信給予高度評價。

延慶新校區規劃圖

  2024年8月25日,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新校區項目(一期)建設啟動會在京畿福地延慶新城如期舉行。黨委書記何明&&,首體院建校68年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逐漸發展壯大為一所建有完整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學,辦學實力和水平躋身全國體育院校和體育學科一流前列,在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中作出了獨特貢獻。近年來,學校首創提出“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的辦學思路,大力推動體育科技創新,在全國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成立”和“建設”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分別寫入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市十三次黨代會報告,賦予了學校新的時代使命和寶貴發展機遇。學校將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早日建成一所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大學校園,為“最美冬奧城”注入蓬勃發展新活力。

【糾錯】 【責任編輯:劉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