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律所李甜:一位青年女律師的蛻變-新華網
2024 10/12 17:33:24
來源: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在明律所李甜:一位青年女律師的蛻變

字體:

  “積極、努力、穩重、樂觀,偶爾消極。”李甜律師這樣形容自己,説完便大聲笑了起來,身體微微後仰,尤為真誠、可愛。

  2019年,李甜加入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在明律所”),2024年7月,在明律所內部公示李甜晉陞為主辦律師。時至如今,她從一名實習“菜鳥”搖身一變為獨當一面的專業徵遷律師。用李甜的話來説,脫胎換骨少不了在明律所的承接和托舉,律所內完整的培養制度和對人才的重視程度,讓她很是感激。

  李甜師從聶榮律師團隊,聶榮律師是在明律師創始合夥人之一。可以説,李甜的一路成長蛻變,被聶榮律師全部看在眼裏。聶榮律師,作為與在明律所創始人楊在明律師,齊並肩、共奮鬥的創始合夥人,見證了在明所有的風浪和旭日,他對在明的了解和對徵拆法規的熟悉如數家珍。很幸運,因為跟着經驗豐富的督導律師學習、實踐,李甜在短短一年時間後開啟了獨立執業生涯。

  徵遷律師:李甜

  1995年,李甜出生在河北衡水,港&律政劇的風靡,給小小的她心裏種下了一顆夢的種子。18歲時李甜考入華東政法大學,在高中老師的建議下,她選擇了經濟法專業。

  真正使李甜下定決心成為律師的契機,卻是大學時期參加過的法律援助。那是她第一次直面各行各業的人們,直面成百上千個不曾看見過的事例,頗受觸動:“當時也是懷着一顆回報社會的心,能設身處地地站到弱勢方的角度去考慮,所以就當律師吧。”

  李甜對自己很是嚴格,一直以一個律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耐心地學習、不斷地操練、反復地打磨。2020年12月李甜順利獨立執業。

   談起在明律所為新人律師所做的培育和付出,李甜飽含感恩之情:“在明就像一個大學堂,每個人在這裡都享有學習的機會,只要努力都可以變好變強。在明又像我們每一個年輕律師的家,給我們時間成長,既嚴厲又溫暖。”

  李甜講述,包括她在內的每個律政新人從律師助理到獨立執業,都受益於在明律所創立的【在明行政法專業委員會】的幫助與扶持。委員會作為保障律師的業務精細化管理、專業化服務和高效化運營的“中&”,讓在明律所的每一個律師終將實現知識、資源、渠道、經驗等的積累、復用。

  初入律所的時候,李甜對於實際的談案、辦案一頭霧水,針對像她一樣許多小白,在明律所多次邀請經驗豐富的督導律師、主辦律師開展專業培訓,並形成常態化業務培訓活動。從談案技巧、立案準備、起訴狀書寫到證據清單準備、開庭材料準備、與當事人溝通技巧等全流程均有專業律師傾囊相授,同時定期舉辦的模擬法庭活動讓更多新手了解法庭審理過程,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深入剖析案例,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後實戰。

  李甜的座右銘是“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所以大學時期她除了參加校園活動,還積極投身於各種實習,曾在上海市松江區檢察院、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實習、工作,收穫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29歲的她,從心出發,也從新出發,回看當時的自己,有笑有淚,有成長有敲打,對於“律師”二字,她早已有了不同的解讀。

  在明律所創始人楊在明不止一次的表達:“律師的職責是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是保證良性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徵拆糾紛中,律所一手牽着百姓,一手牽着徵收方,是他們之間必不可缺的溝通橋梁和紐帶,起到粘合劑的作用,專業的徵拆律師通過積極正向的引導,可以有效疏導雙方的對立情緒,形成多方高效、規範的對話。事實上,這麼多年在明律所80%-90%的案件最終都是通過協商解決的,達到雙方均滿意的結果,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化和最大化。”

  徵拆案件,對於律師來説,關鍵是解決問題,也是出於對當事人的人文關懷。對於楊在明所述“律師是溝通的橋梁”的觀點,李甜律師感同身受。從思考方式、專業能力、態度表現三個方面,李甜給出了自己作為律師的答案:不是只把案件代理好即可,法律服務工作本質上還是服務業,這也是一門藝術。

  6年時間,200多起案件,李甜交出了自己滿意的答卷,忙碌的生活成為常態,但並未讓她望而卻步。青澀懵懂的女孩成為了膽大心細的律政老手,拍拍落在肩膀上的灰,頭也不回地向前走去,這就是李甜。

  “目前的規劃就是做好手頭的工作,有餘力再去設定一些目標。我的腳步是非常踏實的,我會一直一直往前走,像車輪一樣往前行,沒有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未來還是會繼續加強自己專業的學習,談案、辦案,多參加專業技能培訓,然後再考個研究生。”

  李甜對自己的未來偶有憧憬、多是平常,一步一個腳印,辦好當下事,做好手中活,不當好高騖遠之人。這些看似普通的要求和做事準則,於她於人、於情於理該是“海納百川”“包羅萬象”的。

  面對如今的一切,李甜認為她和在明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在明讓她成長,她也會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認真對待工作。30歲正值壯年,拋開過往的苦悶與甘甜,李甜從心出發,也從新出發。

【糾錯】 【責任編輯:楊懿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