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環外,校園手球的一片熱土-新華網
2024 09/24 21:47:21
來源:新華網

北五環外,校園手球的一片熱土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趙建通)北京北五環外的一片區域裏,相對“小眾、冷門”的手球項目,在多所小學、初中校園裏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每週兩次手球課,長期固定組織比賽,從開始湊孩子參與訓練,到後來家長積極主動報名,在這片區域,手球有着超出尋常的存在感。

  幾天前,昌平區未來城學區舉辦了第二屆校園手球比賽,吸引了學區內9所學校的100多名學生參與。參與組織比賽的鄭西明教練介紹,手球是這片區域的特色項目,全學區普及手球課程,加之連續舉辦校園比賽,學生參賽積極性明顯提高,比賽競技水平也有了進步。此外,體育文化、精神的傳承也在這項賽事裏生根發芽,當天比賽的助理裁判、計時員、賽事志願者均由未來城學區初中手球隊的隊員擔任(下圖)

  在這片區域內,手球有着怎樣的魅力?未來要如何推動校園手球發展更進一步?

  相對於其他集體球類項目,技戰術較為簡單的手球在校園普及推廣中有着獨特優勢。未來城學區主任張志斌説,手球兼具競技性與趣味性,對孩子的身體全方位的發育,特別是上肢力量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進作用。基於這些特點,為了讓昌平區校園體育活動更豐富、更有特色,昌平區教委王建、劉健鵬等相關負責人經過在相關學校調研論證,在2022年開始推動未來城學區手球項目進校園,並把手球作為促進學區內校際交流的一個結合點。兩年間,手球在學區立項、發展,逐漸形成全國校園手球特色品牌。

  弘齊手球俱樂部目前負責部分未來城學區手球教學和辦賽的工作。創辦人鄭西明(上圖左一)是全國精英手球教練員,多年來他帶領着十幾名健將級手球退役運動員扎根校園,做著手球普及的工作。在鄭教練帶領下,學區內的手球課程、社團發展得有聲有色,每週固定開展訓練,每月組織公益手球比賽,每年舉辦校際賽事。

  在鄭教練發布的網絡視頻評論區,學生家長們紛紛留言給予支持。其中一位學生曹可兒的父親留言説,通過手球看到了孩子們運動中獲得的成長和快樂。“願手球運動在此有傳播、有成長、有結果,為班級和學校,為團隊和自己打出一片天地。”

  鄭西明介紹,2022年開始未來城學區內9所小學、4所中學開展了手球課程,普及程度在全國範圍也較為少見。2023年該學區被評為北京市唯一的校園手球示範學區。2024年8月,未來城學區手球隊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支手球隊伍代表北京市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手球聯賽總決賽。在這片區域內,手球項目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普及到提高,一方熱土里正孕育着關於手球運動的熱愛與未來。

  校園手球發展面臨哪些困境,如何繼續做大做強?通過本次比賽中的多方採訪,記者了解到,手球在校園裏處於“學生一體驗就喜歡,家長慢慢接受支持,學校想推動繼續發展但缺乏資金”的現狀。

  張志斌説,學生參與手球活動後,參加學校校隊或者社團後,很多家長反饋明顯感覺到孩子身體素質有變化,因此慢慢接受這項運動。“之前需要學校做工作,鼓勵學生參與,現在很多家長會讓孩子主動報名參與。”

  關於手球的進一步推廣,張志斌坦言,從資金角度來説有困難。他説,目前學區提供一部分經費支持,但也不是很多。經過兩年的試點和發展,現在能看到學校領導對手球項目的重視,他們也願意在課時費上進行一些投入。

  張志斌説,除了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也希望得到更廣泛的社會支持。“有了政府和社會兩方面的支持,手球項目將來在校園內會開展得更好一些。”

  就鄭西明教練來説,除了做好日常教學、辦賽工作,還要為手底下十多名教練員的生計操勞。他説,寒暑假學校沒有手球教學任務,但也要為全職教練員發放工資、繳納社保,因此需要通過周末培訓、辦比賽增加一些收入,以支撐教練團隊的發展。他介紹,目前手球社會普及和商業培訓還未形成規模,希望能夠通過校園內的手球課程、社團促進項目發展的生命力,讓更多人了解、支持、參與、愛上手球。

  鄭西明認為,積極組織比賽、參與比賽是未來校園手球發展的一個關鍵。10月底,昌平區還要舉辦一項手球比賽,未來城學區9所小學、4所中學都會派出隊伍,目前教練們正在各個學校內帶領學生們積極準備着。

  金秋十月將至,希望這些喜歡、熱愛手球的孩子們都能有所收穫。

【糾錯】 【責任編輯:許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