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相冊|四十年,四萬里-新華網
2024 09/17 15:00:00
來源:新華網

時光相冊|四十年,四萬里

字體:

這是一封40年前的來信

四川省汶川縣水磨初級中學

八六級一班的全體同學

把零用錢七拼八湊

捐給了當時由首都一些單位發起的

“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

  四川省汶川縣水磨初級中學八六級一班全體同學給《北京日報》編輯部來信(資料照片,北京日報社供圖)

這只是“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活動的一個縮影

當時

社會各界通過多種方式募集善款

一場修復長城的社會行動

在全國乃至海外鋪開

  建築工人正在修繕八達嶺長城南四樓至南七樓之間的長城墻體,維修這段長城的工程款由貴州省贊助(資料照片,中國長城博物館供圖)。

  這是位於八達嶺長城、紀念貴州人民贊助保護長城的黔心亭(資料照片,中國長城博物館供圖)。

  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捐款留念券(資料照片,收藏者孟憲利供圖)。

  1989年3月20日,巴基斯坦政府贊助修復長城紀念碑揭幕儀式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舉行。巴基斯坦時任駐華大使阿克拉姆·扎基(左四)參加了儀式。新華社記者 宋連峰 攝

1984年至1994年

海內外參與活動的捐款個人達50多萬

單位團體近10萬個

捐款總計6000余萬元

用於修復了八達嶺長城4000多米

慕田峪長城1800多米

司馬&長城840米

  1984年,工人正在修整八達嶺長城北七樓附近的一段城墻。這是用“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所獲款項進行修復的第一期工程。新華社記者 袁汝遜 攝

  背磚上長城(資料照片,蘇文洋攝,北京日報社供圖)。

慕田峪長城修復現場(資料照片,葉用才攝,北京日報社供圖)。

天津、河北、遼寧等地

也紛紛發起捐資活動

黃崖關、山海關等長城點段得以修復

  萬里長城入海處——老龍頭,由上海各界人士集資贊助與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聯合修復,1987年7月20日正式對中外游人開放。新華社記者 侯少華 攝

  1986年10月11日,天津薊縣(現為薊州區)長城正式對游人開放,此段長城是從1984年開始修復的。新華社記者 楊寶坤 攝

遼寧省九門口長城修復工程開工典禮於1986年4月26日舉行。新華社記者 王輔捷 攝

改革開放初期

國家發展千頭萬緒

長城何以重現雄姿?

捐款者們在信中

這樣寫道:

“作為我們獻給國慶三十五周年的厚禮”

“每天把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捐獻給國家”

“哪一個民族不愛自己的祖國呢?”

……

  運磚農民為修復長城而欣慰(資料照片,蘇文洋攝,北京日報社供圖)。

  農民把失散的長城磚交給國家(資料照片,蘇文洋攝,北京日報社供圖)。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

點燃了炎黃子孫的愛國熱情

四十年光陰

四萬里長城

在奮進的時代裏

煥發新生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修復的八達嶺長城北七樓、北八樓及北六樓至北八樓之間城墻勝利竣工,並於1984年9月17日舉行竣工典禮。新華社記者 袁汝遜 攝

  1997年的八達嶺長城。新華社記者 宋連峰 攝

八達嶺長城2008年北京奧運會景觀標誌(2006年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2022年2月3日,北京冬奧會火炬在八達嶺長城傳遞。 新華社記者 張豪夫 攝

  2024年4月10日拍攝的一場春雨過後的箭扣長城。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2024年8月27日拍攝的箭扣長城。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記者:陳鐘昊

【糾錯】 【責任編輯: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