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從服貿會看世界分享中國旅游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周文其、楊淑君、魯暢
作為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地和主要目的地的中國,正大力推動入境游和出境游協調發展,讓世界分享中國旅游發展紅利。
從“city不city”走紅網絡到“China Travel”火遍全球,從“中國游客住滿巴黎”到“馬爾代夫遍地中國人”,中外游客的“雙向奔赴”成為今年全球旅游市場的熱點。旅游資源的“雙向展示”也是正在此間舉行的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一大亮點。
記者“掃館”看到,外國展商紛紛亮出吸引游客的奇招:法國展區讓巴黎聖母院等經典景點通過3D模型“躍然”屏幕,用手撥動即可多角度觀賞細節;盧旺達展區可以免費品嘗咖啡,還有非洲金貝鼓表演;厄瓜多爾展區特有的寶藍色卡西美閃蝶標本和黑白相間的月神閃蝶標本吸引參觀者駐足欣賞。
對準攝像頭、微微一笑,然後選擇場景與風格,就能得到一組帥氣的“漢服照”。55歲的法國人尼昂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展位上體驗虛擬打卡照。此前,他已到過風光秀美的黃山和桂林,“接下來準備去故宮看看,還打算去陜西看兵馬俑”。
在古巴展區,北京諾斯泰公司工作人員賀乾笑着向記者展示自己首次服貿之旅的收穫——不到半天,他已經加了20多位前來諮詢古巴旅游的中國參觀者的微信。
賀乾所在公司是一家從事中國與古巴貨物進出口和跨境旅游的企業,隨着今年5月北京-馬德里-哈瓦那直飛航班復航,中國赴古巴游客大幅增加。

中國游客與外國游客的“雙向奔赴”,折射出他們對彼此文化的好奇與認同。中國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滿意度專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將體驗中國文化作為來華旅行的主要目的。
服貿會泰國駐華大使館展位志願者陳學文是一名泰國在華留學生,休息時他會到鄰近的北京各區文旅展位逛逛,“替家人打聽最新的文旅産品信息”。
“我在家庭聊天群發了長城、故宮、頤和園的照片,現在泰國和中國互免簽證,家人們計劃來中國看看。”陳學文説。
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範圍已增至54個國家,新增與新加坡、泰國等7個國家互免簽證,進一步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一段時間以來,接連&&的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政策措施,讓外國旅客的中國之行更加“絲滑便利”。
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今年1至7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達1725.4萬人次,同比增長129.9%。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2024年中國出境游人數將達到1.3億人次。
紅火的跨境旅游為中外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一份統計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游客海外消費金額達1965億美元,再度成為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顯示,來華旅游外國人日均消費3459元人民幣,今年前7個月預計直接拉動消費超1000億元人民幣。
2024世界旅游合作與發展大會是今年服貿會主題論壇之一。根據會上正式發布的《世界旅游城市發展報告(2023)》,2023年全球旅游總人次達到126.73億,恢復至2019年的87.4%。全球旅游産業復蘇加速,呈現出全球國內旅游比國際旅游恢復程度較好、發達經濟體旅游恢復程度較高、新興經濟體增長勢頭更大等特徵。
今年上半年,中國旅行服務出口額同比增長131.9%、進口額同比增長41.5%。旅行服務恢復為中國服務貿易的第一大領域。

世界分享中國旅游新機遇的背後是中國在對外開放政策上持續發力。不斷完善移動支付、提升住宿便利度、絕大多數景點實行免預約,最大限度確保外國游客在中國“暢游”“樂游”;還增加了國際航線、完善跨國航空網。
就在服貿會舉辦期間,北京率先實現了境外銀行卡“直刷”坐地鐵。在北京地鐵新首鋼站,新加坡籍留學生黃繁靖體驗了刷VISA卡即可通過閘機的便利,專程來服貿會文旅展區看展的這位年輕旅者期待發現新的旅游目的地。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介紹,2024年第一、第二季度,外國游客入境旅游的滿意度分別為81.7、82.9,均超過歷史平均水平,且呈現持續提升態勢。
“當前,全球旅游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旅游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閒與旅游學院執行院長蔣依依説,相信在中外業界的努力下,世界旅游必將迎來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