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律所的品牌之道:做好“小而精”,才能“大而全”-新華網
2024 09/13 17:09:58
來源: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在明律所的品牌之道:做好“小而精”,才能“大而全”

字體:

  在明律所的執業版圖中,“大而全”詮釋的不是一種品牌策略和發展路徑,而是“小而精”做到極致後呈現的一種結果。重過程,輕結果,將每位客戶的需求落到實處,將每位律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打磨到最好。

  在明細説·品牌打造的What

  2012年,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在京成立。截止2024年,在明律所擁有近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人員規模達千餘人,其中有200余位執業律師,近50個各具特色的律師團隊,代理案件超3萬件,服務客戶百萬餘人。  

  楊在明(圖左)與「在明」首席品牌官劉錦(圖右) 出席財經峰會頒獎典禮。

  目前國內的大多數律所屬於綜合性律所,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涵蓋多個法律領域。但事實上,隨着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法治建設的推進,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加強,法律需求隨之走高。法律服務市場競爭激烈,在此情況下倒逼各綜合律所細分業務,“專業化+精品化”將成為常態。

  在明律所創立時就確立了專注於行政法領域“小而精”的品牌基本發展脈絡,強調的是律所品牌聚焦在某一特定領域或細分市場,通過深入研究和精耕細作,為客戶提供高質量、有針對性的産品或服務。2024年,是在明品牌元年,以“在明·保障良法權益的堅實盾牌”為發展理念,構築起一個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法律服務網絡,構建法律整合方案解決平台。

  從在明律所創立之初的品牌理念可以看出,並沒有“一口吃成大胖子”的魯莽,反而更加堅定選擇走“小而精”賽道,將品牌定位更加聚焦、明確目標、集中資源、實現創新和差異化。

  相比於追求“大而全”,在明律所的“小而精”擁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市場和受眾定位。通過深入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和消費習慣,更加精準地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預期。在明律所“一個蘿蔔一個坑”式的服務策略,更是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律師與當事人之間潛在的歧義,助力溝通的順暢,同時也有助於在明律所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在明細談·品牌打造的Why

  在明律所創始人楊在明講求精細化管理,重視高質量發展,將“小而精”的品牌理念貫穿於律所的各項日常工作中,不斷推動向全服務過程、全業務領域拓展延伸。

  通過集中有效資源,在明律所品牌可以更好地進行法律産品的研發、拓展和服務,從而攀升律所整體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由於在明律所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其品牌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從而發現新的創新點和差異化機會,有助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業界領先地位。

  不可避免的,“小而精”的品牌策略在某些方面會面臨一定的風險,但同時也可能帶來更高的回報。通過專注於某一細分市場並精耕細作,品牌可以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優勢和客戶忠誠度,從而實現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空間。

  律所就像一家“鐵匠舖”,既要專注鍛造精品利刃,又要笑傲刀具江湖。前者是“小而精”的過程,後者才是“大而全”的結果。不必追尋大為,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大為,即是做好小事後自然流露出的結果。

 

 

【糾錯】 【責任編輯:杜文傑】